學者剖析多因素致核酸檢測呈假陰性 吁用靈敏度高特異性好試劑
2020-02-12 09:53: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上海2月12日電 (陳靜 姜蓉)防控新冠肺炎,早診斷、早治療是根本。當下,病毒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的結果令人疑惑。 記者12日獲悉,中國學者對核酸檢測呈現“假陰性”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剖析后發現,在核酸檢測實際的臨床應用中,大樣本病毒基因組研究及臨床驗證的缺失、臨床采樣導致的誤差、樣本保存和運輸的限制、以及試劑盒本身的不完美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病毒檢測結果,造成“假陰性”的情況。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從事病原分子診斷的莫茜研究員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檢驗科關明主任在《中華檢驗醫學雜志》上共同發表了論文《正確認識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影響因素》。 文章指出,目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緊迫性,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對多種新冠核酸檢測試劑啟動了“綠色通道”,為病毒的早期診斷、疫情監測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學者們認為,保證試劑盒質量、規范采樣/保存/運輸流程、完善醫院的實驗室設備、提高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以及優化檢測流程等,對提高新冠核酸檢測結果準確性至關重要,也是目前疫情防控的關鍵。 在論文中,學者們呼吁,隨著檢測試劑上市的日益增多,有必要盡早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并進行多中心的性能評價,以明確某些靈敏度高、特異性好的試劑供醫療機構進行使用,這也是保障目前疫情防控的當務之急。(完) |
相關閱讀:
- [02-12] 上海:嚴禁發布虛構新冠肺炎偏方等內容的廣告
- [02-12] 武漢重癥確診患者全部入院治療
- [02-12] 商務部:做好重點城市生活物資保供
- [02-12] 廣東禁止濫食和交易野生動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