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出臺足球職業聯賽新政 背后的考慮有哪些?
2020-01-09 17:58: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中國足協秘書長解讀外援人數、限薪額度等職業聯賽新政策 中新網上海1月9日電 (記者 繆璐)中國足協在2019年最后一天“壓哨”出臺2020賽季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政策,其中外援人數、限薪額度、U21政策、外援調節費等方面引發關注,9日在滬舉行的中國足球協會職業聯賽政策研討會上,中國足球協會秘書長劉奕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解讀。 新政的出臺,劉奕坦言,是巨大的挑戰,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調控有點像房地產調控。既擔心房價降得過快,又擔心房價漲得過快。下降過快,銀行壞賬太多,老百姓資產縮水。房價繼續上漲,綁架經濟結構,老百姓承擔不起。” 新政規定,職業聯賽將增加外援數量,增強聯賽觀賞性和競爭力,但在2020年1月1日之后簽訂合同為新合同,外籍球員新簽工資不得超過稅后300萬歐元。 對此,劉奕解釋道,外援政策的制定,一直非常糾結。增加外援,是希望讓優秀俱樂部在亞冠賽場保持足夠的競爭力,此外多加一個外援,可以對天價內援形成一定的擠壓。 針對外援設定“工資帽”,劉奕認為,并不會影響到聯賽的精彩程度。“我們做了一個調查,俱樂部的工資投入中,有60%至80%花在外援身上。幫助俱樂部進行有效遏制投入,可以讓俱樂部擠壓投資泡沫,因此對外援工資的絕對值限制是最有效的手段,這是我們多方位考量后,得出的一個綜合方案。” 新政中還涉及年輕球員的發展和流通,談及該話題,劉奕說:“新政的制定,既希望年輕球員保持饑餓感,又鼓勵年輕球員突破‘工資帽’。” 劉奕表示,新政對于年輕球員把握兩個原則,一是保持人才流動性。讓年輕球員有更多的出場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希望聯賽中能不斷涌現青年才俊;二是保持平衡原則。調研中發現,如果年輕球員在第一份職業合同中待遇過高,會帶來運動生涯的惰性,所以要保持他們的饑餓感,因而設定了小的“工資帽”,但也鼓勵俱樂部給具備能力的年輕球員提供更優厚的工資待遇。 對于中國青訓市場的未來政策設計,劉奕強調:“我們希望增加青訓的市場行為,遵循誰投資,誰獲益,未來轉會制度和清算體系等方面將會向花資源,花資金去培養年輕球員的俱樂部傾斜。”(完) |
相關閱讀:
- [01-07] 2020中國足協超級杯將于蘇州舉辦
- [01-02] 中國足協任命李鐵為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
- [12-28] 中國足協公布2021世俱杯及2023亞洲杯承辦城市
- [11-21] 中國足協暫緩國內球員合同簽署 將公布限薪新政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