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一周熱圖:10月15日-10月21日
2019-10-22 07:00:00 來源:東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周冬 作者:這是10月14日在英國蘇格蘭阿伯丁拍攝的蘇格蘭民族黨年會現場。 2019年蘇格蘭民族黨年度大會于10月13日至15日在英國蘇格蘭北部城市阿伯丁舉行。 這是10月14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拍攝的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新聞發布會現場。 瑞典皇家科學院14日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阿比吉特·班納吉、埃絲特·迪弗洛和邁克爾·克雷默三名經濟學家,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研究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10月14日,在日本長野市,千曲川決堤后,水流侵襲了附近的蘋果樹。 受縱貫東日本強臺風“海貝思”帶來的強降雨影響,日本多地暴發洪災,已造成33人死亡、19人失蹤。據日本共同社13日統計,“海貝思”過境導致日本多處河流泛濫,目前有21條河流決堤24處。其中,流經長野縣的千曲川決堤,造成長野市和千曲市大范圍被淹,大片住宅區被洪水包圍,有的房屋甚至被淹至2層。 10月11日,在摩洛哥小鎮魯馬尼,紅農場酒莊總經理馬蒙·薩耶檢查庫存葡萄酒的包裝。 摩洛哥紅農場酒莊總經理馬蒙·薩耶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消費者正在尋求優質的進口商品,對于有志于擴大出口的摩洛哥企業來說,參加進博會無疑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 10月1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在新聞發布會上講話。 當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19年世界經濟增速下調至3%,較今年7月份預測值下調0.2個百分點。這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最低水平。 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10月14日,人們從位于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前走過。 14日上午,記者走進紐約聯合國總部大院,發現每天默默“工作”的噴泉已經關閉;走進聯合國大廈內,記者經常使用的自動扶梯也停運了。根據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指令,聯合國從當天開始,實施嚴厲的節支措施,以期渡過面臨的嚴重財務危機。 10月14日,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人們參加哥倫布日游行。 當天,紐約舉行哥倫布日游行,紀念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首次到達美洲大陸。哥倫布日游行也是美國最大的展示意大利文化傳統的慶祝活動。 我們家與中國的不解之緣——記推動泰中建交的參與者西林·帕他諾泰和她的家人 9月2日,在泰國曼谷,西林·帕他諾泰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 在泰國首都曼谷城東,有座名為“西林之家”的私家宅院。宅院的女主人就是西林,中文名常媛。常媛一家人為泰國和中國的建交發揮過獨特作用,帕他諾泰家族也因此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 10月15日,在美國華盛頓美航天局總部,一名身穿新一代宇航服的工程師演示舉手動作。 美國航天局15日發布了具有更大靈活性和更高安全性的下一代宇航服,計劃供宇航員在2024年登月活動中使用。 10月15日,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在位于上海的上音歌劇院舉行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的“開門排練”,向媒體及公開招募的觀眾開放。該劇將在10月18日至11月17日舉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亮相。 10月17日,歐盟“脫歐”談判首席代表米歇爾·巴尼耶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委員會總部召開新聞發布會。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17日宣布,歐盟與英國政府就英國“脫歐”達成協議。 這是10月17日在英國倫敦拍攝的議會大廈。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17日宣布,歐盟委員會與英國政府就英國“脫歐”達成協議。英國國內高度關注這份協議能否在英國議會通過。英國下院將于19日的“超級星期六”就這份“脫歐”協議進行表決。 10月17日,在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工作人員整理英國和歐盟的旗幟,為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英國首相約翰遜在歐盟峰會前會面做準備。 歐盟峰會于17日至1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英國“脫歐”將是峰會最重要議題。 10月16日,在肯尼亞內羅畢基貝拉貧民窟,學生在社區學校上課。 基貝拉貧民窟位于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西南,是內羅畢市內最大的貧民窟。基貝拉失業率超過50%,大多數居民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 10月17日是國際消除貧困日,聯合國將今年的主題確定為“共同行動,實現兒童家庭社區賦權,消除貧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