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眾!網紅城市憑啥成為熱門“打卡地”?
2019-10-09 07:35:1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人從眾!網紅城市憑啥成為熱門“打卡地”?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蘇曉洲 郭方達 盧宥伊 一個長假,游客總數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一個餐廳,一天取號可達萬余桌;一個路口,警方拿出了“雨刷式”導流措施……2019年國慶期間,亮眼的數據和民眾出游的火爆程度相互映襯,諸多網紅城市更是成了朋友圈曬美食美景的重要“打卡地”。 密集的人流帶火了旅游業的發展,也不禁令人思考,網紅城市“紅”的秘訣,究竟是什么? “爆紅”離不開傳播 2018年初,短視頻平臺抖音上一則游客在西安喝“摔碗酒”的視頻火遍了全網,這條僅僅十幾秒的短視頻,收獲了大量的點贊與轉發。西安這座城市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巨大的關注。 借著社交媒體的東風,西安較早地開始在抖音等平臺上進行本地特色的推廣。至今,西安已有數十個政府機構或旅游相關單位開設了官方抖音號。 《2018抖音大數據報告》顯示,成都、杭州、重慶、西安等城市相關短視頻點贊量超十億,北京更是以28.3億的點贊量位居榜首。 天津大學建筑設計規劃研究總院文旅中心總策劃師徐鳳文認為,網紅城市的火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媒體社交傳播方式,大家對于網紅場景參與和傳播的需求,已經由原來傳統的觀賞城市景觀轉變為體驗具體城市場景。 社交平臺上所展示的,往往是經過創作者加工的二次場景,受眾更易獲得共鳴并引發實地體驗的“沖動”。 有分析認為,異軍突起的“網紅城市打卡熱”現象,與社會心理、生活態度、交通改善、互聯網傳播效應等密切相關。 借助互聯網的傳播效應,人們直奔心儀網紅城市“打卡”。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民用航空、高速公路等現代交通運輸方式,使“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難事。可以說,媒體的傳播與出行的便捷,共同為網紅城市的火爆提供了現實基礎。 “長紅”離不開特色 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小龍蝦,看起來美,嘗起來爽;蓋碼粉,端起來燙,嗍起來鮮……去長沙旅游的人,總會聽到這些耳熟能詳的“心得”。美食,是長沙這座網紅城市不折不扣的標簽之一。 2日,長沙網友朋友圈內流傳的一張截圖顯示,因小龍蝦等長沙名吃而火爆的超級文和友餐廳(海信廣場店),出現了14000多的網約號。 文和友工作人員顏菁怡表示,國慶長假“文和友”二期擴建完工開門迎客,總面積達20000平方米的餐廳,在就餐高峰時仍然“位不應求”,網傳圖屬實。 爆紅需要引爆點,但城市長紅必然與其自身固有的屬性有關,無論是臭豆腐還是“摔碗酒”,其出現都遠早于社交媒體的興起。 城市名片的多樣化展示,適時推陳出新才是網紅城市經久不衰的持續動力。 一首《成都》令不少追求“文藝范”的年輕人對成都玉林路的小酒館趨之若鶩。在將城市的“文藝氣息”與特定文化記憶結合方面,成都便有獨特的妙招。 今年國慶期間,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四川省建川博物館等單位共同策劃了一座“流動博物館”。主辦方挑選了館藏里1949年到2019年的300多張重要歷史照片和文物復印件,把成都地鐵七號線布置成了“時光長廊”,將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奮斗歷程和老百姓衣食住行的變化逐年呈現。 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張寶義認為,網紅城市概念背后是地方城市形象營銷的覺醒,通過對城市內旅游、交通、文化等各類資源的系統整合,能夠有效梳理城市品牌,借助互聯網傳播的支點,可以將更多的社會資源納入城市發展的規劃當中。 “久紅”離不開管理 “什么網紅地,體驗真差!”引流對于地方旅游業固然是美事一樁,但如果管理能力跟不上,不論話題度多高的網紅地也會迅速“跌落神壇”,這樣的例子在過去屢見不鮮。 而在今年國慶期間,“魔都”上海則上演了一出網紅景點教科書般的管理范例。10月2日18點50分,上海外灘濱水核心區瞬時客流達最高峰7.2萬人,大外灘區域瞬時客流達22萬人,超過此前瞬時客流18.6萬人的歷史紀錄。 為確保行人安全,上海警方啟用三角形環島“雨刷式”導流措施,民警和安保人員在主要路口站成了三角形標兵線,將進入外灘和走出外灘的游客隔離,避免發生人流的對沖。而馬路封閉后,通過這一三角形成導流,實現客流通行單循環,最大程度利用道路資源,也最大限度保障道路有序通行。 游客對網紅景點的熱情不僅考驗著地方政府以及管理機構的突發情況處理能力,也對公共資源的“供給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來,有網友發現揚州市委市政府大門口的告示牌上顯示,政府大院在清明節、勞動節和國慶節三個法定節假日開放內部停車場,機關餐廳提供淮揚特色簡餐,以解決游客出行的部分需求。 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七天國慶假期中,國內旅游收入達到6497.1億元,同比增長8.47%。 “如果一過節,到處人擠人,吃不著東西、打不到的士、坐不上公交、看不見風景……那不應看作城市的光榮。”一位網紅城市執法一線干部深有感觸地說,“若出現這些現象,就是在提醒我們要千方百計增加公共投入、改善基礎設施、提高應急能力、創新管理方式。” |
相關閱讀:
- [10-09]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門診用藥可報銷50%以上 更好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
- [10-09] 我國形成“兩船、六站、一飛機、一基地”的極地考察保障格局
- [10-09] 游人長假打卡網紅地 擾民、踩踏等情況明顯減少
- [10-09] “十一”黃金周福建省旅游收入同比增長22.5%
- [10-09] “高顏值”大興機場游客不斷 國慶假期運送旅客近8萬人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