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且為共和國“掃地僧”輕輕鼓掌
2019-09-27 12:55:5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共和國就要迎來七十周年大慶了,各路媒體的聚光燈驟亮,讓眾多平時我們不太記起的形象,閃閃發光——正是他們,為我們那些閃亮的日子,絲絲縷縷帶來熱能,帶來光源…… 然而,英雄如果走在身邊,也看似平凡如你如我。 袁隆平,潛心水稻研究,育出良種遍耕天下,讓十幾億國人不復有饑餒之虞,功莫大焉,此翁平時也就像一位喜歡在田間地頭遛跶的老農民;南仁東,殫精竭慮讓中國“天眼”怒睜的首席科學家,一個人、一輩子、一口鍋,一生只做一件事,在貴州深山里啃著冷饅頭,和寨子里的老漢沒啥兩樣;周汝昌,紅學家,一個開蒙很晚的村童,到老仍像赤子,學貫中西,頂著一頭亂蓬蓬的白發,說起學問到會心處,喜歡嘩啦啦大笑;秦怡,紅透半邊天的電影藝術家,過了九十歲,還為了排戲在高原每天顛簸六七個小時,還樂意在《妖貓傳》里扮個不知名的老婢女…… 他們,求仁得仁,活得樸素、單純而執著,只要沉浸到外人不解而他們敝帚自珍的事業里,很容易就會快活起來,渾不在意名韁利索、富貴榮華。就像金庸小說中,少林寺藏經閣那位掃地僧,雖擁驚世武學,不炫不矜,無喜無悲。 每一個“掃地僧”,每一副赤子心腸,背后都有一份舍我其誰的家國擔當。 家國擔當,不僅僅扛在英雄的肩頭,也攥在億萬國人的掌心。 曾經,一個女中學生的話,被網友瘋轉,“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其實,當英雄和給英雄鼓掌,并不矛盾。路邊鼓掌的人,也在傳遞熱和光,自己也是發光體。平凡如你如我,一生中總有一些機緣,有一些瞬間,有一種日積月累,也在塑造英雄的模樣。上海優秀法官鄒碧華,肩擔司法改革重任,卻在年度會議讓傳達室老師傅上臺講自己的故事,一年收發了無數報紙信件,從無差錯,“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鄒碧華率領法官們將掌聲送給這位“掃地僧”式的老收發。這是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是一位英雄在給另一位英雄鼓掌。 掃地僧有少林寺藏經閣,袁隆平有遼闊的水稻實驗田,南仁東有“天眼”,秦怡有舞臺,周汝昌有講壇……能否當英雄,不獨要靠自身努力,更要有好的環境和正向激勵機制。 比如“中國天眼”,現在看來,就是一則神話。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科技界還在艱苦爬坡,小說家劉慈欣也尚未開筆寫《三體》。那時最牛的“眼”,是美國波多黎各島山谷中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直徑350米,被認為是“不可超越”的世界之最。那時的中國射電望遠鏡,直徑不如人家十分之一。而在日本享受世界級別的科研條件和薪水的南仁東卻堅持回國,帶回一個近乎瘋狂的想法:在中國建設新一代射電“大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 中國百廢待興啊,投巨資就為玩星星?祖國信任南仁東,“天眼”工程浩蕩啟幕。選址用了12年,立項到落成又是9年。500米口徑的“天眼”睜開,中國做成了沒有先例可循、“世界獨一無二的大科學工程”。 所以,“天眼”了不起,南仁東們了不起,有容乃大、站高望遠的共和國了不起。 有了國家的信任、國民的善意,南仁東們方有了機緣,成為國之魂魄民之肝膽。 有少年英才、白發英雄藹然走過,有民眾在路邊輕輕地鼓掌,這樣的國家,很美好很和諧。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