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9月8日電(記者王浩明、林德韌)一個英文采訪的錯誤翻譯,讓人們的心陡然懸了起來。 當“我努力把這場比賽當成我職業生涯最后一場比賽來打”被網媒誤譯為“這是我國家隊生涯最后一場比賽”,8日晚,當易建聯出現在中國隊世界杯最后一場比賽的賽后發布會現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這位在場上拼殺到最后一分鐘,14投10中、砍下全場最高27分的戰士。 “我什么時候有說過這話嗎?我連明天要干嗎都不知道呢。”當易建聯在發布會上這樣澄清時,現場的記者也都長出了一口氣。 的確,易建聯是目前中國隊的中流砥柱。本場比賽,是他在每次比分被拉開時,用一記暴扣或者三分為中國隊延續希望,撐到最后5分鐘,已經精疲力竭的易建聯還用一記暴扣將懸崖邊上的中國隊拉了回來。 這夜,面對實力比自己強很多的對手尼日利亞,中國隊贏球需要奇跡,而奇跡只能靠易建聯。 尼日利亞的教練和球員也深知這一點,在比賽中對易建聯重點盯防,甚至不惜采用兩人三人包夾。而受困傷病,易建聯的身體并非在百分之百狀態。然而,隊友在無可奈何之際卻只能把球交給他,而整場比賽,易建聯做的最多的動作就是持球殺向籃筐之下,那里,是尼日利亞隊幾名肌肉男給他布下的陷阱。 在一名攝影記者拍攝的照片中,在籃下空中張開雙臂的易建聯,竟然與尼日利亞在場上的所有隊員同框。 雖千萬人吾往矣。 已經記不得易建聯幾次贏得了全場球迷的掌聲和對他名字的高呼,他配得上這種擁戴。 中國隊無緣通過世界杯直接晉級東京奧運會,最失望、最受傷的恐怕就是阿聯。鑒于通過落選賽晉級的難度將非常大,中國隊將很大可能無緣東京。 已經32歲的易建聯,正在接近自己職業生涯的末期,如果中國隊不能進軍2020奧運會,考慮到下一屆世界杯要到2023年,下一屆奧運會要到2024年,那時的易建聯,還能否為國而戰呢? 那么,這晚面對尼日利亞的困獸猶斗,很有可能是阿聯最后一次代表國家隊出戰世界杯和奧運會這樣的國際大賽。 “我覺得和期待的結果不一樣,但我們還是要繼續努力,不能輸了今晚就放棄未來,路還是要繼續往前走,眼睛還是要往前看。對未來抱著信心去面對所有的比賽和訓練。”易建聯在賽后說。 這世間讓人悲傷的,是英雄遲暮。32歲的阿聯,在經歷了此夜的痛與淚,目光卻依然堅定。 他雖然擁有了一個中國籃球運動員所能擁有的幾乎所有榮譽,但他的眼中仍然有渴望。 這就夠了。 易建聯,不管今晚是不是你的告別,請不要溫順地走進這個良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