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洪建華在工作室內進行竹雕作品創作。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匠人洪建華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竹刻(徽州竹雕)的代表性傳承人。他16歲開始從事徽派雕刻藝術創作,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造出竹刻高浮雕多層技法、高浮雕鑲嵌技藝等工藝。近年來,洪建華注重徽派雕刻的傳承和保護,建立徽派雕刻傳習基地和徽派雕刻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門手藝。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8月28日,洪建華在工作室內進行竹雕作品創作。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匠人洪建華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竹刻(徽州竹雕)的代表性傳承人。他16歲開始從事徽派雕刻藝術創作,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造出竹刻高浮雕多層技法、高浮雕鑲嵌技藝等工藝。近年來,洪建華注重徽派雕刻的傳承和保護,建立徽派雕刻傳習基地和徽派雕刻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門手藝。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8月28日,洪建華在工作室內進行竹雕作品創作。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匠人洪建華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竹刻(徽州竹雕)的代表性傳承人。他16歲開始從事徽派雕刻藝術創作,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造出竹刻高浮雕多層技法、高浮雕鑲嵌技藝等工藝。近年來,洪建華注重徽派雕刻的傳承和保護,建立徽派雕刻傳習基地和徽派雕刻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門手藝。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8月28日,洪建華(前排中)在工作室內指導徒弟進行竹雕作品創作。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匠人洪建華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竹刻(徽州竹雕)的代表性傳承人。他16歲開始從事徽派雕刻藝術創作,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造出竹刻高浮雕多層技法、高浮雕鑲嵌技藝等工藝。近年來,洪建華注重徽派雕刻的傳承和保護,建立徽派雕刻傳習基地和徽派雕刻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門手藝。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8月28日,洪建華(右一)在自己創辦的徽派雕刻博物館內向游客介紹雕刻作品。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匠人洪建華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竹刻(徽州竹雕)的代表性傳承人。他16歲開始從事徽派雕刻藝術創作,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造出竹刻高浮雕多層技法、高浮雕鑲嵌技藝等工藝。近年來,洪建華注重徽派雕刻的傳承和保護,建立徽派雕刻傳習基地和徽派雕刻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門手藝。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8月28日,洪建華(右)在自己創辦的徽派雕刻博物館內向游客介紹雕刻作品。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匠人洪建華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竹刻(徽州竹雕)的代表性傳承人。他16歲開始從事徽派雕刻藝術創作,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造出竹刻高浮雕多層技法、高浮雕鑲嵌技藝等工藝。近年來,洪建華注重徽派雕刻的傳承和保護,建立徽派雕刻傳習基地和徽派雕刻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門手藝。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