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及立法會議員呼吁盡快結束紛爭
2019-08-26 06:56:0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周冬 趙舒文 |
新華社香港8月25日電(記者 方棟) 香港特區多位政府官員及立法會議員25日表示,持續的內部紛爭讓香港經濟雪上加霜,呼吁盡快結束紛爭、停止暴力行為,加強社會各界的對話溝通,團結一心為香港謀出路。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題為《保“飯碗”》的網志指出,外圍環境變壞加上香港社會暴力沖突持續,一場經濟臺風正逐漸形成,部分處于“當風”位置的行業,已感到相當痛楚。訪港旅客數字八月以來逐步下跌至近50%;有酒店和酒樓已要求員工放無薪假;零售業和飲食業調查顯示近月收入以雙位數大幅下跌。 陳茂波指出,現在情況拖延下去,恐怕會出現裁員潮。事實上,提供60萬人就業的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失業率已由年初3.4%的低位逐步上升至4.3%,失業人數達2.75萬人。全港5至7月失業人數增加4000多人,達到11.8萬人。 “回看本港過去20多年幾次經濟危機的經驗,失業率惡化的速度可以較人們預期快得多。”陳茂波指出,過去兩個多月的持續紛爭,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已經陸續浮現,影響會否更深、更廣,使更多人“飯碗”受影響,只在于每個人的一念之間。 “希望大家先‘偃旗息鼓’,讓社會先平靜下來,以協商代替沖突、以對話代替拳頭,保住香港這個共同家園,也避免更多市民的飯碗和生活受到牽連。”陳茂波說,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正籌備構建對話平臺,跟社會各界衷誠溝通,為香港謀出路。 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在題為《重塑秩序重燃希望》的網志中指出,香港經濟正面對中美貿易摩擦、英國可能“硬脫歐”等外圍不利因素,以及本地社會紛爭的困擾,增長越見乏力。 劉怡翔表示,影響著香港經濟的宏觀環境無從改變,但是希望內在紛爭可以盡快平息。如果香港社會、經濟、民生建設持續受到破壞,令國際投資者對香港失去信心,會對香港造成長遠傷害。 劉怡翔呼吁社會各方能放下成見和對立情緒,回歸理性,好好守護香港多年來苦心經營、努力建設的成就,一起攜手應對下滑的經濟前景。 劉怡翔表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的溝通平臺希望能直接聆聽社會不同階層、不同政治立場、不同背景的市民的心聲,一起為香港的困境尋找出路。“要解決香港當前的問題,溝通、聆聽和行動是不二之法,誠盼社會各界和我們一起努力,讓香港能逐步復原,重燃希望,重新出發。” 香港特區立法會旅游界議員姚思榮對媒體表示,受示威活動影響,旅游業多項數據指標上月已由升轉跌,本月更出現快速下跌,其中入境旅客人次跌幅最大,中小型旅行社收入減少,出現經營困難。靠訪港旅行團維生的導游受到的影響最為明顯。去年旺季酒店入住率可達100%,而今年8月份預計會跌至兩至三成。 姚思榮表示,如果示威活動持續,會大幅扭轉上半年旅客入境數字,深重影響服務業。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