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31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后,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到8月1日將滿1個月。沒有反捕鯨團體的大規模妨礙,捕撈順利進行,水產廳官員強調效果稱“捕獲量比預想的更多”。但在消費熱情不高的情況下,依然難料商業捕鯨能否成為賺錢的生意。為確保從業者的收益,今后激活需求成為課題。 日本6月30日退出IWC,停止此前一直實施的科研捕鯨,7月1日在日本領海及專屬經濟區(EEZ)重啟了商業捕鯨。在使用小型捕鯨船的沿岸作業方面,5艘船自1日起在北海道釧路近海作業一周,捕獲12頭小須鯨。各地卸貨的鯨肉在市場進行拍賣,根據部位不同,有的鯨肉每千克賣出超過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34元)。 在大型船的近海作業方面,3艘船組成的船隊從山口縣下關港出發。7月4日至29日在從愛知縣到東北地區的近海作業,捕獲67頭布氏鯨。截止至12月的150頭捕撈配額中,至此已有約45%被消化。今后預計將正式在市場上流通。 不過,由于捕撈限制和牛肉等需求擴大,1962年度曾高達23.3萬噸的鯨肉國內消費量近期已跌落至5000噸左右。捕鯨業界推出使用鯨肉的菜單、以低熱量高營養等進行宣傳,意圖激活需求,但消費前景不明。 日本小型捕鯨協會會長、也擔任實施沿岸作業的太地町漁協(位于和歌山縣)參事的貝良文表示,商業捕鯨剛剛重啟后,“行情也存在慶祝成分,賣出了好價錢”。但由于今后的價格將根據需求變動,他指出希望根據今年的總體捕撈情況“認清削減經費的必要性”,示意將把削減鯨魚解體人員也納入視野進行應對。 |
相關閱讀:
- [ 07-05]招致批評 恢復商業捕鯨后 日本拍賣首批鯨肉
- [ 07-03]日本重啟商業捕鯨 專家警告塞鯨面臨滅絕危機
- [ 07-02]澳大利亞發表聲明 望推動日本重返國際捕鯨委員會
- [ 07-02]日本重啟商業捕鯨宰殺首條鯨魚 分析:或得不償失
- [ 07-02]日本重啟商業捕鯨 市場冷清 業者自言前景難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