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7月17日電 “未來我們將扎實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著力實施完整保護、規范保護、科學保護和協同保護。”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包建華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四川將實施“四個保護”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熊貓保護。 四川是中國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也是保護大熊貓、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完整性的重要區域。中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數據顯示,四川大熊貓棲息地面積202.7萬公頃,約占全國大熊貓棲息地總面積的78.7%。在現有棲息地外,還有潛在棲息地41萬公頃,占全國大熊貓潛在棲息地總面積的45.05%。 包建華介紹,近來年,四川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大熊貓生態廊道建設等生態修復工程,建立自然保護區,開展“大熊貓世界遺產地”申報,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等工作,使大熊貓棲息地得到了有效保護。 數據顯示,隨著大熊貓分布區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和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近年來四川省大熊貓種群數量和棲息地面積出現持續恢復性增長,野生大熊貓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909只恢復到1387只,增長52.6%,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增加到202.7萬公頃。 2017年1月,中國確定在四川、陜西、甘肅三省大熊貓主要分布區域,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涵蓋70%以上的大熊貓棲息地、8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種群以及大熊貓局域種群之間走廊帶,總面積達270萬余公頃。 新組建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于2018年10月落戶四川成都。對此包建華向記者介紹,四川省按照中央深改組部署,已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初步探索形成了“國家管理局—省管理局—市州七個管理分局”三級管理機構體系。 “雖然大熊貓種群數量和棲息地面積總體上有增長,但由于受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影響,路網、礦山、水電站和景區等生產經營活動干擾,大熊貓棲息地被隔離成33個斑塊。”包建華透露,目前,四川大熊貓棲息地連通性差、破碎化問題較為突出,對大熊貓種群繁育壯大構成威脅。 “通過建設國家公園,各個局域種群間的‘廊道’不斷加強,相當于打通大熊貓‘談戀愛’、交配的通道,防止近親繁殖、種群退化。”包建華說,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立有利于實現自然生態的系統保護和整體修復,永久保存大熊貓棲息地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同時還將解決野生大熊貓種群的擴大繁育問題。 包建華說,下一步四川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扎實推進“四個保護”戰略,建立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盡可能將碎片化的大熊貓棲息地連通起來,將現有散落在各級保護地中的自然資源統一收歸到一個管理主體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大熊貓種群、棲息地、交流廊道進行實時監測和追蹤,進一步落實規范保護、科學保護。 此外,四川將加強保護區入口社區的綠色發展,解決保護與發展的矛盾,平衡人與自然的關系,形成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局面。(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