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的邛溪鎮熱坤村,兩只牦牛在草原上吃草。新華社記者 周相吉 攝
紅原縣地處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腹地草原,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長期以來,當地牧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為飼養牦牛和散奶銷售,增收致富方式單一。近年來,當地以“企業合作社牧戶”的發展模式,通過牦牛奶業產業化帶動牧業快速發展。當地乳業企業與6000余戶牧民簽約,同時解決就業500余人,帶動350多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新華社記者 周相吉 攝

7月7日,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的邛溪鎮熱坤村,牧民沙姆在趕牦牛。新華社記者 周相吉攝

7月8日,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的邛溪鎮熱坤村,林清溝十五公里奶站的技術人員(右)在牧民處收奶。 新華社記者 周相吉攝

7月8日,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的邛溪鎮熱坤村,林清溝十五公里奶站的技術人員在收奶。新華社記者 高健鈞 攝

7月8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紅原牦牛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人員在廠房里工作。紅原牦牛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先后投建奶源系統和奶制品生產加工工廠,同時按保護價收購鮮奶、吸收當地牧民就業,并為貧困戶購買牦牛貸款提供抵押擔保。新華社記者 周相吉 攝

7月8日,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的邛溪鎮熱坤村,一群牦牛在草原上吃草。 新華社記者 高健鈞 攝

7月7日,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的邛溪鎮熱坤村,牦牛在草原上吃草。 新華社記者 周相吉 攝

7月8日,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的邛溪鎮熱坤村,幾只牦牛在草原上。新華社記者 周相吉 攝

7月8日,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的邛溪鎮熱坤村,一群牦牛在草原上吃草。 新華社記者 高健鈞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