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魯塞爾7月2日電(國際觀察)歐盟新領導層人選名單艱難出爐 新華社記者 田棟棟 王子辰 經過連續三天的激烈博弈,歐盟28國領導人2日晚終于就數個歐盟下屆領導職位人選達成一致。 分析人士指出,新領導層人選名單看似平衡,但歐盟內部反對聲不絕于耳,名單能否最終過歐洲議會這一關仍有待觀察。即便最終過關,面對叢生的矛盾和分歧,新一屆歐盟領導團隊也任重道遠。 名單出爐 今年是歐盟機構領導人的“換屆年”。自5月26日歐洲議會選舉落下帷幕后,歐盟內部已就下屆領導職位人選多次協商,但各方分歧不小,始終無法達成共識。本次特別峰會進行得依然十分艱難,甚至刷新了歐盟峰會的會期紀錄。會議先是從6月30日晚一直持續至7月1日中午,2日中午復會后,直到當地時間下午7時,歐盟28國領導人才最終就人選名單達成共識。 歐洲理事會決定提名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擔任歐盟委員會(歐委會)主席,此外還選舉比利時首相米歇爾擔任歐洲理事會主席,提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擔任歐洲中央銀行行長,提名西班牙外交大臣博雷利擔任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 四人之中,馮德萊恩和拉加德是女性。馮德萊恩來自歐洲議會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黨團,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盟友,屬于歐盟機構中的新面孔;拉加德是法國人,擁有豐富的財經從業經驗,得到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大力支持。另外兩人中,米歇爾來自歐洲議會第三大黨團歐洲自由民主聯盟,得到馬克龍支持;博雷利是西班牙工人社會黨成員,得到西班牙政府力挺。 艱難平衡 歐盟新領導層人選名單之所以久拖不決,皆因歐盟內部利益訴求太過繁雜:不僅要平衡歐洲議會各黨團間的利益,還要顧及性別平衡(至少要有一名女性);既要平衡成員國政黨與歐洲議會黨團的利益差異,又要平衡新老歐洲、南北歐洲的矛盾,同時還要兼顧大國與小國以及大國之間的不同利益訴求。 德、法、西、荷四國領導人在二十國集團(G20)大阪峰會期間曾拿出一份“大阪協定”。媒體披露的內容顯示,該方案提名歐洲議會第二大黨團社會黨黨團“領銜候選人”、現任歐委會第一副主席的荷蘭人蒂默曼斯出任歐委會主席,而此前被外界看好的歐洲人民黨黨團“領銜候選人”、德國人韋伯則被提名出任接下來的兩屆歐洲議會議長。方案同時提名一名來自中東歐國家的女性政治家擔任歐洲理事會主席,并將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劃歸”歐洲人民黨黨團。 這一方案一經公布便遭各方反對。歐洲人民黨黨團不愿將歐委會主席一職拱手相讓,認為默克爾放棄支持韋伯轉而支持蒂默曼斯是為了拉攏其所屬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在國內的執政伙伴德國社民黨,是將德國利益置于黨團利益之上。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東歐國家則堅決反對蒂默曼斯出任歐委會主席,認為他對新歐洲地區“抱有偏見”,南歐國家意大利對此也表示不滿。 由于各方爭執不下,法德等國又推出第二套方案。新方案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后終于在此次歐盟特別峰會上獲得通過。分析人士認為,提名馮德萊恩既照顧到了歐洲人民黨黨團的“面子”,又照顧到了默克爾的“里子”,同時馮德萊恩作為歐盟機構“素人”也打消了中東歐國家的疑慮,還兼顧了性別平衡;而馬克龍主推的米歇爾和拉加德得以順利通過,既在德法之間取得了平衡,又照顧了歐洲自由民主聯盟的訴求;提名博雷利則照顧到了南北歐方向上的平衡,同時反映了英國“脫歐”程序啟動后西班牙在歐盟內部地位的提升。 歐洲議長提名人選未在此次方案中公布,但有傳言稱,在此前方案中成為爭議焦點的韋伯和蒂默曼斯被提名在接下來的兩屆歐洲議會中各出任一屆議長。 變數猶存 根據歐盟規則,被提名的四人中僅有米歇爾可直接就職,其他三人還需經過一定程序,其中最重要的歐委會主席一職需要歐洲議會投票表決通過。從名單公布后歐洲議會各黨團的反應看,馮德萊恩能否最終成為下一屆歐委會主席似乎還存在些許變數,如果她不能通過表決,可能使整個歐盟新領導層人選方案作廢。 歐洲人民黨黨團已宣布支持上述人選方案。但這一方案的“最大輸家”社會黨黨團對非“領銜候選人”出任歐委會主席感到“非常失望”,表示將繼續維護“領銜候選人”制,反對少數成員國出于狹隘的國家利益訴求“封殺”蒂默曼斯。 此外,綠黨黨團的“領銜候選人”之一巴斯·埃克豪特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對上述人選方案的不滿,認為這是德、法、西等國私下妥協的結果,呼吁歐洲議會不要通過。 分析人士認為,如何在歐洲議會投票表決前平息部分黨團的不滿對人選方案最終通過至關重要。而即便最終獲得通過,新一屆歐盟領導團隊也面臨著如何消減聯盟內部各層面分歧的艱巨任務。 |
相關閱讀:
- [ 07-03]新華國際時評:一場歐盟權力博弈的游戲
- [ 07-03]意大利總理:預計2019年赤字將符合歐盟規定
- [ 07-03]歐盟統計局:歐元區及歐盟國家5月份失業率創新低
- [ 07-03]圖斯克:歐盟新領導層對英脫歐協議態度無重大改變
- [ 07-03]歐盟下屆領導人人選出爐 德國防長被提名為歐盟委員會主席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