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6月18日電(記者 劉相琳) 記者18日凌晨從重慶市地震局獲悉,17日晚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的6.0級地震致使重慶絕大部分區縣有震感,當地暫未收到災情報告。重慶于18日0時20分派出8人的現場工作組趕赴四川,支援當地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北緯28.34度,東經104.90度)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重慶市地震局測定,震中距離重慶市邊界120千米。 地震發生后,重慶市委、市政府要求重慶市地震局和相關部門迅速了解核實災情,研判震情趨勢,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按照西南地區協作應急聯動響應機制,重慶市地震局應急人員迅速到崗,成立地震應急指揮部,召開緊急會商會,分析研判震情,收集災害損失情況。 重慶市地震局稱,本次地震重慶全市絕大部分區縣有感。其中位于川渝交界處的重慶大足、榮昌震感較強,重慶主城區高層建筑震感明顯。 重慶市地震局官方微信公眾號信息顯示,中新網記者所在的重慶渝北區距震中直線距離216千米。地震發生時,記者所在的16樓震感明顯,可見家中吊燈持續晃動,起身站立有輕微眩暈感。記者所在小區有不少居民跑出室外,聚集在空曠處。部分人因匆忙跑向室外,甚至來不及穿好衣服。 另據重慶市水利局消息,地震發生后,該局立即要求該市各區縣水行政部門即刻排查轄區內水利工程(特別是水庫、水電站)險情。嚴防余震及震后造成的次生災害發生,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和工程安全。 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發布消息稱,截至18日凌晨1時,該局未收到災情報告。 重慶市地震局稱,該市各區縣道路、電力、水利、燃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均運行正常。下一步,該局將繼續加強震情監測,密切跟蹤震情發展變化,及時對震情做出進一步判定。 |
相關閱讀:
- [ 06-18]中國商飛公務機首次亮相巴黎航展 推進機型系列化發展
- [ 06-18]《治理原則》發布 八項原則讓人工智能發展負起責任
- [ 06-18]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交流 暨現代農業融合發展 對接活動在廈門召開
- [ 06-18]臺商二代菁英大會師:傳承接力 創新發展
- [ 06-17]劉結一:廈金“小四通”和融合發展將為兩地民眾謀利造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