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人民日報》第三版 編者按: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為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古厝》一書撰寫了序言。在2019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來臨之際,重新發表習近平同志這篇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文章,對于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文物、保護好名城、保護好自然遺產,對于在全黨、全民中大力倡導熱愛文化、珍惜文化的情懷,對于我們更好傳承文明、增強文明自信,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福州派江吻海,山水相依,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是一座天然環境優越、十分美麗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的古建筑是構成歷史文化名城的要素之一。 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識與藝術的結合體,古建筑也是歷史載體。當我們來到戚公祠,似乎可以感受到它正氣宇軒昂地向我們介紹戚將軍帶領著戚家軍殺得倭寇丟盔棄甲的戰史。當我們來到馬尾昭忠祠,它正語氣凝重地向我們敘談福建水師遭到法國軍艦突襲奮起反抗的悲壯歷史。當我們來到林文忠祠,它正眉飛色舞地向我們講起,林公則徐氣壯山河的壯舉——指揮軍民在虎門銷煙的歷史。當我們來到開元寺,它正自豪得意地向我們表述,大鐵佛是我們的先人掌握高超的冶鑄技術的證明——古建筑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 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福建有福州、泉州、漳州、長汀四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這是福建的驕傲。另外,還有許多省級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領導者,既要重視經濟的發展,又要重視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的保護。發展經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文物,保護好名城,同樣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二者同等重要。因此,在經濟發展了的時候,應加大保護名城、保護文物、保護古建筑的投入,而名城保護好了,就能夠加大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二者應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現在有些地方名城保護、古建筑的保護出現一些問題,根源就在于只顧眼前的一些經濟利益,隨意改變文物管理體制,將原為文物部門管理的文物保護單位移交別的部門管理。殊不知古建筑的保護、傳統街區的保護、任何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點的保護,都需有專門業務知識和掌握國家文物法規政策才能保護好。福建也出現有這樣的苗頭,我們不希望出現問題,要求依法加強管理保護。 我曾有幸主持過福州這座美麗古城的工作,曾為保護名城做了一些工作,保護了一批名人故居、傳統街區,加強了文物管理機構,增加文物保護的財政投入。衷心希望我的后任和全省各個歷史文化名城的領導者比我做得更好一些。 保護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傳統風貌和個性。現在許多城市在開發建設中,毀掉許多古建筑,搬來許多洋建筑,城市逐漸失去個性。在城市建設開發時,應注意吸收傳統建筑的語言,這有利于保持城市的個性。 《福州古厝》一書,林林總總,介紹福州城鄉許多功能各異的古建筑,它將讓人們了解名城的魅力,相信讀者會從中受益的。 |
相關閱讀:
- [06-07] 習近平這次訪俄,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 [06-08] 習近平出席第二十三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會并致辭
- [06-08] 習近平在第二十三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會上的致辭(全文)
- [06-08] 《人民日報》今日重刊習近平《〈福州古厝〉序》
- [06-07] 特寫:傳好中俄世代友好的接力棒——記習近平主席出席莫斯科動物園熊貓館開館儀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