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無人機拍攝的延安國家森林公園。
五月的延安,無處不是觸目青翠,郁郁蔥蔥。青山映著各色花樹,正應了詩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自20世紀末國家啟動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延安共完成退耕還林1077.46萬畝,完成營造林2134.6萬畝,植被覆蓋度從2000年的46%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在衛星遙感圖上清晰可見一條綠色的分界線,與行政邊界相吻合,標志著“綠色延安”已經形成。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10日無人機拍攝的延安市主城區。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10日無人機拍攝的延安市寶塔山與延安主城區。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11日無人機拍攝的延安市安塞區。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11日無人機拍攝的延安市境內的沿河灣立交。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11日無人機拍攝的延安市吳起縣城。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10日無人機拍攝的延安市嘉陵橋周圍的城區和昔日烽火臺(下中)。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11日無人機拍攝的延安市吳起退耕還林森林公園。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11日,市民在延安市吳起退耕還林森林公園休閑游玩(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11日無人機拍攝的延安市清涼山新聞出版部門舊址。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5月11日無人機拍攝的延安市寶塔山(右下)與摘星樓。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