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順風車公布整改進展:提出五大整改方向 持續共建安全出行
2019-04-15 21:51:37??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4月15日消息,滴滴順風車負責人張瑞通過順風車官方微博發布了“滴滴順風車致大家的一封信”,信中提到了順風車在下線期間的反思,公布“回歸順風車本質,盡全力抵制非法營運”、“去掉個性化頭像和性別等個人隱私信息顯示”等五大整改措施方向。 張瑞透露,去年兩起順風車事件后,滴滴加大了客服資源投入,提高客服處置能力,在各個環節展開了全面的安全隱患排查,投入大量資源升級整個客服體系。此外,公開信中還提到順風車用戶準入信息篩查持續加強,盡最大努力杜絕人車不符。 同時,順風車也會接入滴滴平臺專門成立的安全響應中心,只要涉及安全類的投訴,全部交由專人第一時間處理,降低安全投訴被誤判或積壓的概率。在去年9月的滴滴平臺安全整改中,滴滴組建了7x24小時的應急指揮中心,為突發事件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時成立“警方調證對接工作組”并優化調證流程。 張瑞表示,后續將逐步公布更多產品改進方案和安全策略,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并盡全力照顧好逝者家人,全力以赴提升出行安全。 以下為公開信全文: 順風車致大家的一封信 大家好,我叫張瑞,6年前加入滴滴,現在擔任順風車事業部負責人。 我曾作為團隊的一員參與了早期順風車的上線,經歷過挫折,經歷過困難,也見證了順風車的成長。但過去的這段時間,是我在滴滴最為煎熬的日子,也是順風車上線以來最黑暗的時刻。 去年兩起令人悲痛的事件,讓我和我的同事感到無比痛心和自責,痛心生命的逝去,自責我們未盡到責任。團隊的同學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懷疑自己當時選擇加入順風車的決定是不是錯了,懷疑我們的價值觀是否真的如別人所說的“扭曲”了。我們做順風車產品的初心,是想把閑置的資源盤活,是幫車主通過分享空座實現分攤出行成本,幫乘客更便捷地出行。但悲劇的發生,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在追求規模增長的過程中丟掉了應有的敬畏之心,我們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個行業,沒有認識到線下出行場景的復雜性,忽視了應盡到的責任。再次說聲對不起,我們辜負了用戶的信任。 也正是過往每一位用戶的支持和信賴,才讓我們能夠堅持下來推進整改工作。過去這段時間,我們不斷反思,去深入理解車主和乘客在線下出行的安全需求。也咨詢了很多行業專家的意見,向其他企業學習,把好的建議落實在我們的產品整改中。現在,我想把團隊過去這段時間的思考呈現給大家,懇請大家檢驗和監督,幫助我們不斷改進。 一、回歸順風車本質,盡全力抵制非法營運 順風車的本質是合乘出行,車主在有既定出行計劃的前提下分享空座,因此車主的接單次數和常用接單區域應該是有限制的,各地小客車合乘指導意見也做出了相關規定。為了最大限度預防安全風險,抵制非法營運的行為,我們將會嚴格按照指導意見要求限制接單次數,規定車主在常用的路線上搭載乘客,讓順風車回歸順路合乘的本質。 二、去掉個性化頭像、性別等個人隱私相關信息的顯示 線下出行場景和人性的復雜性,讓我們意識到互聯網社交化產品的設計在順風車上使用是有風險的,個性化頭像、性別、個人評價標簽等信息的展示,本意是以此作為車主乘客同行的補充判斷因素,但卻給不法分子提供了挑選侵害對象的機會,給用戶出行埋下隱患。未來我們只展示出行相關必要信息,禁止合乘雙方編輯互評內容,評價標簽僅與出行相關,例如“準時、禮貌”等。 三、用戶準入信息篩查持續加強,盡最大努力杜絕人車不符 鄭州事件的兇手劉某在注冊時因不符合要求而被平臺拒絕,后通過其父的身份證件信息注冊,并讓其父代過人臉識別。為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我們會繼續加強用戶信息篩查,并在車主每次行程前進行人臉識別,嚴肅處理人車不符的情況。但線下場景復雜,我們還在不斷探索更多有效的方式,也希望大家給我們提出建議。 四、加大客服資源投入,提高客服處置能力 去年兩起事件中,都存在之前其他乘客投訴涉案車主行為異常的情況,但由于一線客服判斷能力不足,未能準確識別風險,導致投訴均未得到合理處置。事后,我們在各個環節展開了全面的安全隱患排查,投入大量資源升級整個客服體系。順風車也會接入滴滴平臺專門成立的安全響應中心,只要涉及安全類的投訴,全部交由專人第一時間處理,降低安全投訴被誤判或積壓的概率。 五、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優化調證流程 在去年9月的滴滴平臺安全整改中,我們組建了7x24小時的應急指揮中心,為突發事件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時成立“警方調證對接工作組”并優化調證流程,在接到警方進線后第一時間通過短信發送調證流程鏈接,收到警方回復后,最長不超過10分鐘即可配合警方完成調證工作。 以上是我們對于過去兩起案件中暴露出的核心問題采取的改進措施。除此之外,我們在用戶注冊準入驗證,產品流程,以及安全策略上也做了很多探索,希望提供給用戶更多安全能力和工具,接下來我們也會逐步公布這些方面的細節進展,并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持續共建更安全的出行環境。 我們深知無論做什么都無法挽回逝去的生命,更無法減輕痛失親人的悲痛,在沉痛哀悼之外,我們也會遵守承諾,盡全力照顧好逝者家人,全力以赴提升出行安全,盡自己最大的力量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逝去的生命,生命高于一切,愿逝者安息。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