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七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今年8月25日在天津開幕。這是屬于全國殘疾人群體的體育盛會,也是展示新時代殘疾人運動員自強不息、樂觀向上、勇于拼搏精神風貌的重要舞臺。為了備戰此次盛會,我省殘疾人運動員早已開始厲兵秣馬、刻苦訓練—— 向夢想沖刺! 東南網4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 通訊員 朱麗仙) 福建盲足:重裝出發 “喂!喂!喂……”此起彼伏的喊叫聲在足球場上空回蕩,聲調隨著足球移動的遠近快慢而高低變化。這是盲人足球運動員之間用于聽音辨位、相互提醒的特殊“密碼”。 8日的福州,已有些初夏的味道。在燦爛的陽光下,我省盲人足球隊又開始了每天的例行訓練,訓練內容主要包括個人帶球、對抗、射門以及模擬賽等,上午和下午各要訓練3個小時。 福建盲足曾在全國盲人足球錦標賽中書寫“六連冠”的輝煌,目前隊伍正處于新老交替的磨合期,多名主力隊員已相繼退役。還堅守在綠茵場上揮灑汗水的,只有今年已滿30歲的俞裕錟,他也是目前隊里唯一的80后。據介紹,俞裕錟進入福建盲足已有10多個年頭,他曾代表中國隊參加北京殘奧會和里約殘奧會,是這些90后、00后隊員眼中名副其實的“帶頭大哥”。在他的帶領下,這支曾經的王師將踏上重裝出發的征程。 “盲足運動員都是‘黑暗中的舞者’,要想贏球,訣竅只有基本功扎實、配合默契。目前,我們每天都會花訓練時間的三分之一來加強配合。”教練王桂順說。 跆拳道隊:首戰爭勝 與自帶“C位”光環的盲人足球隊不同,2018年11月底剛剛成立的跆拳道隊則要面臨賽程和經驗上的挑戰。 據介紹,跆拳道隊目前在訓隊員有15名,其中聽力障礙8名,肢體殘疾7名,平均年齡只有19歲,最小的才14歲。作為提前比賽項目,5月中旬,這支隊伍就將出征第十屆全國殘運會。 可喜的是,這支稚嫩的隊伍有一對經驗老到的父子兵教練——陶健和陶亮。 陶健是我省第一位獲得國際級跆拳道裁判資格的教練,也是我省跆拳道推廣人之一,他從事跆拳道工作20余載,擔任過市隊、省隊跆拳道教練工作。他說,自己的學生中有4人獲得過跆拳道比賽的世界冠軍。 對于第一次執教殘疾人跆拳道隊,陶健表示,“這些孩子都很棒,悟性也很高,最近的狀態也很好。我們最大的挑戰是時間太短,如果備戰期更長,假以時日,這群孩子會成長得更好。5月份的比賽,就當是一次難能可貴的練兵,我們會全力以赴,打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 田徑隊:朝氣蓬勃 作為福建殘疾人體育的傳統優勢項目和比賽“金牌大戶”,我省殘疾人田徑隊現有集訓運動員37名,平均年齡只有19歲,有將近三分之二的運動員都是首次參加全國殘運會的新生力量。 按田徑隊教練郜志強的說法,他們都是“膚黑牙白”的靚男俊女。不過,這支年輕的隊伍中不乏“國字號”運動員,包括楊麗婉、陳星宇、衷黃浩、朱德寧、陳鴻杰、范澤覃、林思彤、郭燕蘭等。 郜志強介紹說:“5月6日至13日,除聽障運動員郭燕蘭之外的所有‘國字號’運動員,都將代表國家隊參加國際田徑大獎賽(北京站)的比賽,爭取東京殘奧會的參賽名額。這是檢驗冬訓效果的第一站,同時也為全國殘運會積累實戰經驗。” 羽毛球隊:蓄勢待發 “多吃苦,苦中有甜。多流汗,汗里藏金。”羽毛球訓練館內,高懸的標語,時刻提醒著10名運動員付出與收獲的正比關系。 福建是羽毛球之鄉,福建殘疾人羽毛球隊則是一支“后起之秀”。“隊員中年齡最大的是29歲的施生倬,曾代表國家隊參加過亞殘運會,目前正代表國家隊參加東京殘奧會積分賽(迪拜站)。年齡最小的是15歲的李家健,剛入隊3個多月。”羽毛球隊教練蔣美星介紹說。 “隊伍人員類型比較多樣,涵蓋了上肢殘疾、下肢殘疾(含輪椅)、聽力障礙和侏儒等。我們會根據每個運動員的身體和技術特點,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可以說是‘一人一案’,甚至是‘一天一案’,包括根據隊員們當天的訓練狀態適時調整。” 對于5月份就將提前進行的比賽,蔣教練充滿了期待:“羽毛球技術性強,備戰周期性長。為了第十屆全國殘運會,隊伍這兩年經歷了艱苦的集訓,隊員們技術上進步明顯,這次比賽我們力爭參加12個項目并取得好成績。”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