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訊(記者 李夏至)上周日,由優酷推出的首檔互聯網原創音樂人競技成長秀《這!就是原創》正式開播。金曲獎得主馬斯卡、超女劉力揚、“南拳媽媽”主唱梁心頤,與一眾新人同臺亮相。原創音樂綜藝這個久未在市場上露面的品類,時隔三年后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國產綜藝上一次以原創音樂為關注對象還是三年前的《中國好歌曲》第三季,在推出過霍尊、莫西子詩、蘇運瑩等原創歌手后,這一類型綜藝進入停滯期,并沒有繼續發展。其實,《這!就是原創》的幕后導演團隊正是當年燦星娛樂的《中國好歌曲》團隊,三年后再做這一類型,并且要面臨全新的網絡觀眾,導演組也有深刻體會。 總導演吳群達透露,原創音樂綜藝天然會被認為帶有拯救華語原創樂壇的“不可負荷之重”,“我們不承擔這么大的責任和目標,我們自動卸下了這個負擔。”在他看來,第一季《這!就是原創》不愿意說太多的大話和空話,而是想“實實在在地給大家唱一些好聽的歌”。在節目架構和賽制上,《這!就是原創》也與之前的《中國好歌曲》截然不同,沒有延續“導師集中海選-分組-競賽”的“好歌曲”賽制,而是更像之前燦星制作的《這!就是街舞》,由學員自行挑選導師“面試”分組,并且這次還給原創音樂人三次選擇導師的機會。 從舞臺、導師到選手、曲風,《這!就是原創》的變化十分明顯。吳群達透露,這種變化是基于觀眾群和音樂圈的改變而做出的調整,“從第一季《中國好歌曲》算起,六七年過去了,創作人本身的創作習慣以及他們的個性發生了變化,互聯網端和移動端的觀眾超過了傳統電視機前的觀眾。我們每一階段的設置,都是根據現階段創作人的習慣、邏輯、觀點和方法,為他們打造的賽制。” 《這!就是原創》不僅選擇了集中小型的舞臺設置,音樂人的演出也都是原生態,有些不會編曲的音樂人甚至選擇清唱,“粗糙感十足”。吳群達透露,這種設置是希望觀眾能夠先了解原創音樂人的獨特之處,“也許是不完整的,但是殘缺的部分也有讓人覺得動心的地方。”“我一直想說‘音樂網紅’太多了,但節目中希望每個原創音樂人都能找到自己獨特的基調。”在他看來,節目的核心是告訴那些做原創的年輕人,“可以去冒險,可以去創造,在背后付出的代價和犯的錯誤沒有關系,我們用溫暖和治愈來為你承擔。” 無獨有偶,今年還有多檔原創音樂綜藝節目已經開始錄制或者提上日程,愛奇藝的《我是唱作人》已經開錄,米未傳媒的《樂隊的夏天》也將在四月啟動,浙江衛視也宣布要在今年第二季度做一檔《音樂合伙人》,江蘇衛視的《中國樂隊》也開始籌備第二季。 樂正傳媒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彭侃指出,原創音樂綜藝在國產綜藝節目類型里并不少見,而電視節目的創新也就是循環往復的“微創新”,在歷經一段時間的沉淀后再次集中爆發,一方面基于音樂綜藝人才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對于現有的國產綜藝市場來說,這個類型相對安全,并且可以通過與音樂集團打通合作,具有肉眼可見的商業價值。他介紹,《這!就是原創》節目背后的出品方燦星娛樂和騰訊音樂專門成立了一個合資公司,運營節目的選手和作品。 但一個節目能不能真正火起來,并不在于賽制如何更新,還是要看有沒有好的選手和作品出來。此前通過《明日之子》推紅的原創音樂人毛不易,這兩年的發展一直不錯,也被視作是原創音樂綜藝的一個正面典型。在彭侃看來,像毛不易這樣的選手可遇不可求,就像楊超越和王菊之于《創造101》,碰上了就是節目組的運氣,而制作方燦星多年來基于《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的沉淀,或許對其運營此類節目稍有助益。(北京日報記者 李夏至) |
相關閱讀:
- [ 03-13]《這!就是原創》蕭敬騰吐槽偽民謠小清新泛濫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