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4日,村民在扶貧大棚內移栽剛培育的西紅柿幼苗。近年來,安徽省懷遠縣榴城鎮曹河村創新扶貧模式,利用扶貧資金入股轄區一農業基地,建立起集育苗、蔬菜種植為一體的“扶貧大棚”。貧困戶在領取“分紅”的同時又可在農業基地打工掙工資,實現“雙豐收”。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3月14日,村民在扶貧大棚內搬運培育的西紅柿幼苗。近年來,安徽省懷遠縣榴城鎮曹河村創新扶貧模式,利用扶貧資金入股轄區一農業基地,建立起集育苗、蔬菜種植為一體的“扶貧大棚”。貧困戶在領取“分紅”的同時又可在農業基地打工掙工資,實現“雙豐收”。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3月14日,村民在扶貧大棚內管護培育的西紅柿幼苗。近年來,安徽省懷遠縣榴城鎮曹河村創新扶貧模式,利用扶貧資金入股轄區一農業基地,建立起集育苗、蔬菜種植為一體的“扶貧大棚”。貧困戶在領取“分紅”的同時又可在農業基地打工掙工資,實現“雙豐收”。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3月14日,村民在扶貧大棚內移栽剛培育的西紅柿幼苗。近年來,安徽省懷遠縣榴城鎮曹河村創新扶貧模式,利用扶貧資金入股轄區一農業基地,建立起集育苗、蔬菜種植為一體的“扶貧大棚”。貧困戶在領取“分紅”的同時又可在農業基地打工掙工資,實現“雙豐收”。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