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燃話題】孩子的作業爹媽的心病:想說放手不容易
2019-03-13 09:30:07? ?來源:金羊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李雅蘭 |
圍繞這一場由“家長輔導孩子作業”引出的家校關系大討論,多位權威人士和廣大網友作何看法? 【數據】 權威監測報告稱學生家庭作業時間過長 2018年,我國發布首份《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該報告于2015年至2017年期間,抽取了全國572314名學生參加監測。 監測結果顯示,學生家庭作業時間過長。其中,四年級學生數學、語文單科平均每天作業時間在30分鐘以上的比例分別為33.6%、40.4%,在60分鐘以上的比例分別為14.7%、21.5%,在2小時以上的比例分別為4.4%、8.7%。 【困境】 開學季,部分家長患“輔導作業焦慮癥” 開學伊始,孩子們迎來了新學期,家長們也迎來了新挑戰。記者從湖南省腦科醫院獲悉,近期,醫院接診的患上“輔導作業焦慮癥”的家長增加。專家建議,家長們亟待疏導自己的情緒,別把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 【進展】 教育部明確教師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教育部近日發文指出,下一步,將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 【大咖說】 安然 (全國人大代表,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我分享一下自己培養孩子的經歷。我覺得家庭教育很重要的是“言傳身教”,例如每到周末我就在辦公室工作,我兒子就在旁邊的房間學習,媽媽留給他的印象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所以我兒子從小到大,學習都很自覺很努力,我也沒有給他找過家教輔導。 他上中學的時候,學習也是靠自己,但我會在升學、就業等方面及時給他方向指引。因為他喜歡搞計算機,所以當時我建議他學生物,將來可以在電腦上從事生物研究工作,后來他也是就讀了生物信息專業。 我對兒子從來不會強迫他干什么,我會向他提一些希望,并給予他榜樣的力量。例如,有時候我會告訴兒子媽媽取得了什么進步,兒子會說,我什么時候才能趕上媽媽呀?我覺得在兒子心目中,媽媽給了他一個奮進的形象,給了他要不斷努力去追趕的目標。我想這種“身教”就是一種良好的教育。 蔡衛平 (全國人大代表) 如何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我認為陪伴是最重要的。現在對孩子缺少陪伴,將很可能導致年老后孩子對你陪伴的缺失。親情的培養、親子關系的構建要從小抓起,要一起和孩子玩樂、學習。這種陪伴不能只是“陪太子讀書”、輔導作業,還要多種形式的陪伴。 同時,學會平等溝通也很重要。學生的負擔重問題,歸根結底是有各種升學壓力。我建議要取消沒有必要的各種課外考級,家長不要逼著孩子報班,消磨孩子的學習興趣。 另外,學校和家長要逐漸改變盲目攀比之風,社會輿論要進行積極引導,讓親子關系的構建、親子陪伴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 于欣偉 (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大學副校長) 教育部明確要求學校不得將批改作業任務交給家長,這是一個可喜的消息,對規范教師的工作,增強教師的責任心,減輕學生和家長的負擔,進一步把學校教育工作納入正軌十分有意義。這也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回歸,不讓家庭教育變為學校教育的附庸。 在家庭教育回歸的過程中,家長也要懂得如何做合格的家長,怎么對孩子進行積極健康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品格習慣的培養起著更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我認為要做一個好的家長首先是“身教勝于言教”,自身的言行習慣包括小的生活細節都要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例如自己經常玩手機、看電視,又怎么要求孩子自律呢? 其次要盡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共同做孩子喜歡的事情,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討論共商。 最后要信守承諾,和孩子約定好的事情要兌現,確有特殊情況要向孩子解釋溝通,求得理解,努力構建平等友愛的親子關系。 許鴻飛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雕塑家) 現在家庭里大多是雙職工,忙于生計容易錯過孩子成長。學校老師希望通過家長批改作業,能加強親子間的互動,增進感情,也希望家長作為老師的“助手”,督促孩子學業。 但目前家長和老師還是太重視孩子成績,忽略孩子的真正需求,也導致親子間的矛盾摩擦增加,起了反效果。為了不讓孩子落后,未來有足夠能力立足社會,家長們操心孩子多技能培養。學校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也是無形中給孩子和家長“加負”。 我覺得家長應多關注于目前孩子的實際需求,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因材施教,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比“有才”更重要。隨時滿足孩子的情感心理需求,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親子關系,親子關系更親密。 朱華偉 (深圳中學校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老師一方面要學習“庖丁解牛”的精神,認真鉆研題目,自己多做題,讓學生少做題;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學生,了解學情,知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已經掌握的內容,就不要再浪費時間進行機械重復訓練,應該騰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多閱讀、多思考、多運動,參加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和學生社團,有一兩項體育愛好和藝術特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維。 此外,低年級學生,特別是小學生,要全面減負,少布置作業,甚至不布置作業,確保學生有充足的睡眠和鍛煉時間,享受童年的快樂。 曾志偉 (廣州市南沙小學校長) 作為老師,指導與批改作業是其本分工作,不應該把作業任務移交給家長。同時,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有教育孩子的義務,雖然教育方式、方法、內容和學校不盡相同,但和學校提倡的“立德樹人”是一致的,二者本質上也是相通的,都是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家庭中,父母應該要起到榜樣引領、家風建設、陪伴孩子的作用。至于說,家長要不要給孩子輔導作業,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要正確處理好家長和學校的關系,關鍵在于組成一個家校共建的“育人共同體”。 雙方的著眼點都應落在孩子的成長上,該學校去做的事情,學校要去做好,而該歸于家庭教育的,父母們也應該勇于把它承擔起來,這樣對孩子的長遠發展是最有益處的。 儲朝暉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我贊成家長無須天天輔導孩子作業,因為學生家長的水平參差不齊,有時候竭盡所能地解答孩子的問題,答案可能也不是正確的。但我不是很贊成學習只是附產品,成長就是一種學習,家長陪伴孩子成長,參與到孩子的作業中也是一種陪伴。 其實,孩子作業負擔過重,究其根本是教育管理、評價標準過于單一造成的。現在,確實是學校作業量減少、孩子放學時間早了,但老師卻將本該自己的任務轉移給家長。這樣一來,責權分離后,老師也就不再承擔應該對孩子履行的責任,家長們就只能越界在家里替代老師的職位。 區健妍 (資深媒體人、廣州市農林下路小學班級家委會委員) 前不久,我參加家長會時聽老師這樣解讀現在的“減負”——孩子們的作業量雖然減少了,但是作業“含金量”卻增加了。就是說,孩子完成作業的知識需求量更高,遠遠不是我們小時候可以相比的,這也符合社會經濟不斷進步,教育水平不斷提升的大背景。 而很多家長,平時工作已非常忙碌,如果沒有足夠的輔導時間和精力,極可能一下子就會“引爆”情緒,會沖著孩子發脾氣,這就會讓親子關系蒙上陰影。 我覺得求助社會上的教輔機構,以購買服務的方式輔導孩子功課,對很多家庭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讓專業的輔導老師做專業的事情,這樣可以某種程度上減輕父母輔導孩子功課的壓力,也有利于培養親密的親子關系。良好的親子關系,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基石。 當然,這不等于父母完全可以撒手孩子的教育問題,該培養的好習慣一樣都不能少。 馮頤 (廣東省初數會副秘書長) 關于網友吐槽說作業綁架親子互動時光這一說法,我是不贊同的。這些吐槽的網友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的家長,特別是90后家長,自己還沒有長大、玩心也很大,他們在孩子的教育管理方面缺乏經驗,注意力被許多事情所牽絆,沒有辦法一直去關注孩子的成長。 我認為許多學校留作業是必須的,課后作業是學習的延伸。很多家長認為作業難度大,只是因為當下的作業加入了更多思考性的問題,而不單單是那些年應試式的死記硬背。所以家長們不得不承認自己畢業太久,如果不付出心思和孩子一起學習新的知識,確實無法解答現在中小學生的課業。 輔導作業是陪伴的另一種形式,不論什么方式,對孩子成長的陪伴時間是不能少的。 邱培培 (資深留學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我想談談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成為孩子的領路人,幫助他們豐滿他們的羽翼。有幾點經驗以及想法和大家分享: 第一,在本職工作上不斷攻堅樹立榜樣,成為孩子的楷模,本職工作都不好的家長,可能也無法騰出手來關注子女的問題; 第二,適當關注下熱點,比如娛樂、微博等,這些時尚元素會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和孩子們的距離; 第三,在家長是否要幫助孩子修改作業這個話題上,我持中立態度,這個方法運用得好,能夠形成家校合力的趨勢,如果運用得不好,可能會產生新一輪的家校矛盾,勢必造成家長的抱怨,讓孩子生活在夾縫的評價中。 想要形成全社會都有良好的親子關系,這個任重道遠,需要學校和社會重要的教育機構一起努力,做出示范;也可以讓由政府牽頭,建立“家庭教育專家”聯盟,普及親子關系的知識。 當然,如果社會需要,作為教育的一線工作者,我義不容辭。 【新聞談】 新華社:部分家長患“輔導作業焦慮癥”專家呼吁莫把焦慮傳遞給孩子 教育部網站:我國首份《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發布 中國新聞網:教育部:將明確教師不得通過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 不做作業母慈子孝 一做作業雞飛狗跳 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故事 你身邊也有嗎? |
相關閱讀:
- [ 03-12]【兩會燃話題】晚年最幸福的事,是在社區慢慢養老?
- [ 03-11]【兩會燃話題】共享單車若消失,你會想它嗎?
- [ 03-11]【兩會燃話題】裝個“手電筒”要我通訊錄,過不過分?!
- [ 03-11]【兩會燃話題】共享單車若消失,你會想它嗎?
- [ 03-11]【兩會燃話題】裝個“手電筒”要我通訊錄,過不過分?!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