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造假問題越演越烈,朝野各黨國會上嚴厲問責 日首相安倍深陷數據“統計門” ■陳鴻斌 由于此前曝出的統計數據造假事件越演越烈,包括自民黨在內的日本朝野各黨在國會中對安倍政府嚴厲問責,本屆日本例行國會已儼然成為“統計國會”。 漏發或少發2015萬人薪水 去年12月10日,作為基礎統計項目的“每月勤勞統計”數據被發現有問題,但負責該統計項目的厚生勞動大臣10天后才接到相關報告,而安倍看到該報告又過了8天。厚生勞動省雖然為此組建了“特別監察委員會”開展調查,但相關調查僅進行了一周,而且報告只有28頁。本來,這一調查完全應該由獨立的第三方人員進行,但實際上在相關調查中,問詢者往往就是該省的相關官員,這明顯影響到調查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1月24日,主管統計工作的總務省坦承:在共56項涉及到公眾切身利益的基礎統計數據中,居然多達22項出現了各種問題,其中有21項涉嫌違反統計法。為此,總務省下屬的統計委員會已組成專門的工作組,對其他統計數據予以審核。結果在審核2017年的377項數據中,又發現138項有問題。 在1月28日國會開幕式上發表“施政演說”之際,安倍雖就此事導致國民不相信統計數據表示歉意,但卻根本沒提及將嚴厲追責和努力防范再度發生,因此遭到在野黨的一片倒彩。自民黨代理干事長指責此事“荒謬絕倫,絕不該發生”。此后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首次審議相關統計問題,當在野黨要求傳喚厚生勞動省關鍵責任人到國會接受質詢時,自民黨斷然予以拒絕,安倍也明確表示“無法同意”,僅撤換了厚生勞動省負責統計工作的政策主管就想了結此事。但在在野黨的強烈攻勢下,該官員還是到國會接受了質詢。另外,總務省又新組建了調查小組,負責追查統計數據失真問題。在野黨還指責安倍向有關部門施壓,要求將“數據搞得漂亮一點”,但安倍斷然否認。 2月6日,官房長官菅義偉宣布,將由總務省負責對“工資結構基本統計”的審核,而該項目原先是由厚生勞動省負責的。菅義偉還表示,這一問題與其說是數據失真,不如說是政府部門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出現了嚴重問題。 由于“每月勤勞統計”出現問題,導致向企業員工發放的薪水有漏發或少發現象,涉及人數多達2015萬人。而且相關問題并非近年才發生,至少在25年前有關部門就已將統計人員上門調查擅自改為郵寄報表調查方式。2004年1月東京都在開展相關調查時,還采取了抽樣調查方法,而按規定該調查應該是全覆蓋的,這樣才能確保統計數據的準確無誤。尤為蹊蹺的是,2004—2011年期間的部分數據居然“丟失”了,遍尋不著。該省目前至少對1000萬名以上的工薪階層不掌握聯系地址,這樣就根本無法發放諸如失業保險金、工傷保險金和船員保險金等。很多人在搬遷后該省也沒有及時更新聯系地址,以至該付的款項都無法支付。 “安倍經濟學”建立在失真數據基礎上 國土交通省也被曝在建設工程中存在很大水分。在核查的9項統計中,發現問題的居然多達7項。在2017年全年的工程總額中,原先的統計是15.2萬億日元,實際僅為13.6萬億日元,同比增長率也相應從14.9%大幅度下調為2.5%。各相關政府部門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同時匯總復查,結果就發現了大面積的統計問題,包括經濟產業省、財務省、總務省等眾多政府部門都被查出統計數據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由于此事涉及千家萬戶,國民對此怨聲載道,深感匪夷所思。不僅各在野黨,連執政黨也相繼向安倍政府嚴厲問責,在野黨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所謂“安倍經濟學”完全建立在失真的數據基礎上。因為去年6月發表的“勤勞統計”顯示:工薪階層的平均工資同比上升了3.3%,創下21年來的“新高”。在統計數據出現問題后,這一數據最后確認僅為0.2%。 日本對統計工作的重要性一貫缺乏認識,截至去年4月全國的統計工作人員僅為1940人,比2009年銳減了一大半,其中農林水產省的統計人員居然從2508人猛降至613人,降幅在75%以上。而美國的統計人員多達1.3萬人,人口僅為日本1/4的加拿大也多達5000人。這至少表明日本政府對統計工作完全缺乏重視,如最近5年的年均統計預算比1999—2003年期間削減了一成,而由13位統計專家組成的“統計委員會”也于2016年4月從內閣府轉至由總務省領導,地位明顯下降,因此出現這一惡果絕非偶然。據《讀賣新聞》在1月25—27日舉行的民調顯示,80%的公眾認為此事“影響了政府部門的可信度”,85%的人無法接受厚生勞動省對此事所做的說明。為此立憲民主黨呼吁罷免厚生勞動大臣,并追究安倍的任命責任。 今年7月日本就將舉行參議院選舉,為了拉升支持率,安倍非常渴望能有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但老天卻總是作弄人,不僅在修憲問題上毫無進展,日俄領土問題也不進反退,如今再出現“統計門”,安倍只能叫苦連天。 2007年安倍首次出任首相期間,就因繳納養老金的數據大量丟失而使得支持率急劇走低,導致在參議院選舉中慘敗,最后不得不黯然辭職。在這節骨眼上,統計問題居然再度發作,這是存心跟安倍過不去嗎?日本政壇素有“豬年難關”一說,難道豬年真是安倍的鬼門關嗎? (作者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前信息所所長)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