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住一個,就等于追回一個。”2018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推進追防一體化,建立防逃預警和應急聯動機制,關口前移,抓早抓小,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一批有外逃傾向的監察對象及其他涉案人員被及時封堵在國門之內。僅北京市就阻止15名企圖外逃的監察對象出境,實現外逃人員“零增長”。透過北京防逃實踐可以看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所帶來的制度優勢正在持續釋放出治理效能。 以“硬”碰“硬”,不斷壓實主體責任 追逃追贓一直被視為難啃的“硬骨頭”。而在北京,這根“硬骨頭”更是出了名的又“冷”又“小”。 “冷”,是因為北京掛賬的外逃人員,出逃時間普遍在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左右,距今時間長,中間變換身份、多次轉移第三國可能性高。“小”,則是由于地方外逃人員大多是“小官”,職務級別不高,加上事發較早,涉案金額也相對較小,因此在與國外司法機關配合銜接方面困難重重。 “骨頭”難啃,困難重重,怎么辦?思路、出路都來自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實踐。 北京市委將追逃防逃工作納入全市全面從嚴治黨全局工作和反腐敗斗爭整體部署中,市委主要領導多次召開會議、聽取匯報、提出要求,為全市追逃防逃追贓工作明確目標、把握方向。各級黨委(黨組)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實行“一案一報”“零報告”等制度,各區也先后建立了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防逃工作協調機制,并以此為重要抓手,將追逃防逃工作納入各區委的反腐敗重點工作,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各級黨委(黨組)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對追逃防逃工作直接部署、重大問題直接過問、重點任務督促落實。 市區兩級紀委監委落實好主辦責任。北京市紀委監委設立第十七審查調查室,專司反腐敗追逃防逃追贓工作。追逃辦各成員單位既各司其職,又團結協作,建立全市聯動、內外協作、上下貫通的追逃防逃機制,形成持續震懾。 追防并重,防住一個就等于追回一個 北京市堅持下先手棋,打主動仗,積極推進“追防一體化”機制建設。 北京市追逃辦印發《北京市關于“追防一體化”機制建設的實施辦法》,著眼于追逃防逃追贓的關鍵環節,從制度層面對追逃防逃工作予以保障。辦法明確了市區(系統)追逃防逃聯動工作機制、追逃追贓成員單位專項行動協同機制、立案單位追逃包案責任機制、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外逃和擅自因私出國(境)實時報告機制等10項機制,細化20項工作任務,將防逃工作與追逃追贓工作同部署、齊推進。 針對重點個案,在中央追逃辦的統籌協調下,北京市紀委監委積極探索與國外司法機構開展反腐敗國際合作,通過發布紅色通緝、提出刑事司法協助等方式,提請中央有關部門和我駐外使領館,與國外司法機構對接合作。北京市紀委監委還與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反腐敗工作組、美國移民海關執法局、新西蘭駐華警務機構開展個案磋商。 與此同時,將新增監察對象全部納入防逃體系,嚴格執行黨員干部的證照管理、出入國(境)審批報備制度,把防逃工作與“裸官”任職崗位管理、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管理結合起來,凡是北京市的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只要未經正常程序私自出入國(境),第一時間都必須向市追逃辦報告。同時,強化關鍵崗位和重點領域監督,堅持關口前移,動態分析所掌握的證照辦理、資金流向等信息,提前采取措施,有效避免外逃情況發生。 一案一策,立案與防逃同部署同安排 追逃防逃光有干勁、有機制,沒有實招不行,最后還是看能不能追回來、防得住。 在協調機制和追防一體化的工作架構下,北京市各級追逃防逃機構強化精準思維,施行“一案一專班”,量身定制防逃工作方案。 “一案一專班”,顧名思義,誰立案誰負責,每個案子都有單獨的檔案,并由專人負責,立案與防逃同考慮、同部署、同安排,著力推進防逃預警機制建設,嚴把立案環節防逃阻逃關。嚴格落實防逃端口前移工作機制,一旦有初核案件,就要同步考慮防逃問題。在初核、立案或啟動紀律審查時,紀檢監察、檢察和公安機關及時跟進收繳出國(境)證照、邊控、凍結資產等防逃措施,必要時則由市追逃辦緊急啟動防逃“綠色通道”。 2018年7月,豐臺區紀委監委在對一問題線索進行初核時,了解到被調查人持有護照和港澳通行證,并有多次出入境記錄。在研判認為其有外逃風險后,區紀委監委與市追逃辦上下聯動,及時采取邊控措施,成功阻止兩名被調查人員外逃。 “北京市不斷完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防逃預警措施,防逃工作機制日臻完善,‘不敢逃’‘不能逃’的防逃體系已初步形成。”北京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陳雍表示。 北京的實踐并非個案。2018年5月,西南林業大學原校長蔣兆崗涉案潛逃,嚴密的防逃措施令其無路可走,只能藏匿在昆明某小區,僅20天后就被抓獲。廣東省中山市政協原副主席賀振章曾多次申請出境,組織部門在審批前征求紀委意見,省紀委根據掌握的賀振章問題線索情況,均不予同意其出境。2018年7月,賀振章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 近日,“天網2019”行動正式啟動。“力度決不減弱,態度決不動搖。”中央追逃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完善防逃制度機制,斬斷贓款跨境轉移渠道,推進追逃防逃追贓一體化建設。(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張祎鑫 記者 郭云峰) |
相關閱讀:
- [ 02-01]互聯網法院這一年:線上司法展現出巨大發展空間
- [ 01-31]五大關鍵詞看中國網絡文藝發展
- [ 01-31]以數字經濟促進高質量發展
- [ 01-31]建甌市小橋:鄉村旅游發展 提升南平市級文明鎮內涵
- [ 01-31]結構減重、產業變新、工人更強——從2018“年報”看中部五省發展新動能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