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17日報道 英媒稱,人類在月球上種植的植物首次發出嫩芽,這為我們建立能產生食物和空氣的月球基地鋪平了道路。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月15日報道,1月15日,重慶大學在重慶舉辦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棉花種子成功發芽的照片。 本月早些時候,嫦娥四號成為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月球探測器。 報道稱,人類已經在國際空間站種植了植物和鮮花,中國“太空人”也在中國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種植了水稻。 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植物能不能在月球的低重力環境下蓬勃生長。月球的溫度波動極大,可能低于零下173攝氏度,也可能高于100攝氏度。 報道稱,植物種子在月球上首次發芽可能意味著,人類可以在月球上建造一個自給自足的“伊甸園”式基地。植物可以為宇航員提供氧氣和食物。 率領研究團隊設計這項實驗的謝更新說:“這是人類第一次在月面上做生物生長試驗。” 他說:“我們已經考慮到未來人類在太空中的生存。了解這些植物在低重力環境下的生長情況將使我們為未來建立太空基地奠定基礎。” 報道稱,這個“微型月球生物圈”實驗是一個7英寸(約合18厘米)長的金屬桶,里面裝有空氣、水和土壤以及一種特殊的營養液。 一個小管子將自然太陽光引導到罐子里,幫助植物和馬鈴薯種子生長。 報道稱,盡管其因為看不見而被形象地稱為“暗面”,但月球背面獲得的陽光幾乎與正面相當,天空看上去似乎很暗是因為沒有大氣對太陽光進行衍射。 傳回的照片顯示,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內的種子穿過格子框架一樣的東西冒出嫩芽。中國媒體刊文稱,這標志著“人類在月球上完成首個生物實驗”。 重慶大學說,土豆種子和擬南芥也被放在桶里種植。 這個生物圈還包含蠶繭。科學家們希望,一旦植物開始產生足夠多的氧氣讓小蟲子醒來,它們就會孵化。 中國科學家說,然后蠶會產生二氧化碳并制造廢物,使這些植物得以繼續繁衍生長。 謝更新教授說,棉花最終可以用來制造衣服,而土豆可以成為宇航員的食物來源。 報道稱,嫦娥四號還裝備了由瑞典、德國和中國科學家研制的儀器,用于研究月球環境、宇宙輻射以及太陽風與月球表面之間的相互作用。 報道還稱,登陸器還釋放了名為玉兔二號的月球車,該月球車將在馮·卡門撞擊坑進行實驗。這個撞擊坑能為太陽系的形成提供線索。(編譯/楊雪蕾) |
相關閱讀:
- [ 01-14]國家航天局:月球科研基地論證當中 沒有具體方案
- [ 01-11]俄航天集團總裁:俄兩顆月球探測器延后一年發射
- [ 12-08]月球背面長啥樣?嫦娥帶你去瞧瞧
- [ 12-03]英媒:俄羅斯宣布2040年前建月球基地
- [ 09-28]NASA“三級跳”:空間站、月球、火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