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新區為入駐的澳門企業提供各種便利政策,這些舉措帶來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橫琴勵駿龐都廣場董事總經理陳美儀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了解,總投資達16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勵駿龐都廣場項目,由澳門勵盈投資有限公司牽頭,聯同近30家澳門的中小企業共同參與設立,預計將于今年下半年開門迎客。“這是橫琴最早動工和完工的澳門中小企業投資項目,它將成為粵澳合作和橫琴新區的商業窗口、中葡經貿合作平臺的試點。”陳美儀說。 據橫琴新區管委會透露,目前橫琴已成為內地澳資企業最集中區域。為進一步服務好區內企業,橫琴口岸實現了24小時通關。澳門蓮花口岸將搬遷至橫琴口岸,并獲國務院批復同意實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橫琴新區為推動該項舉措,將在橫琴口岸提供不少于10萬平方米的查驗場地交由澳門管轄。 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建設進展同樣喜人。數據顯示,該片區已經成為中國發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區域之一。近五年來,片區注冊企業從5215家增長至2018年11月的17.50萬家,年均增長率高達99.6%。短短幾年,前海從一片灘涂起步,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成長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事實上,廣東自貿區自2015年4月掛牌成立以來,推動貿易便利化、投資便利化和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據統計,3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共形成385項制度創新成果。一般貨物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減少42.6%;負面清單縮減至45項,審批時限壓縮50%以上;開辦企業時間平均為3天,接近新加坡、香港等地水平。 “自貿區政策構建了一個充滿機遇的營商環境。”麗新橫琴創新方董事總經理梁浩昌介紹,橫琴新區訂立各種特殊的優惠政策,如文化產業可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個人則可以享有港人港稅、澳人澳稅的待遇等,這些優厚的條件讓創新方成功引進多個國際知名合作方。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入駐廣東自貿區的港澳資企業已經超過1.2萬家,入駐的港澳及國際人才超過7000人。南沙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橫琴粵澳青年創業谷等孵化器累計吸引逾390家港澳青年創業團隊入駐。 2015年,香港青年陳升帶領團隊來到深圳前海,成為首批在這里創業的香港團隊。創業不到一年,即獲首輪融資5000萬元。其后,他又先后負責運營(香港)青年專業聯盟前海眾創空間、深圳南山區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為到前海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服務。從創業“先行者”到“引路人”,陳升稱自己是前海不斷改革發展的受益者和見證人。 同樣懷揣夢想來到前海的香港青年還有“90后”郭瑋強。郭瑋強說,在前海可以充分發揮深港合作的優勢,利用深圳完善的產業配套開發出實用的產品,然后再通過香港國際化的市場平臺去推廣。現在他創立的隨身寶科技已完成第二輪融資,項目估值達1.2億元。 “深圳創新、包容、充滿活力,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郭瑋強認為,近年來,內地全面深化改革帶給年輕人大量機會,讓有不斷創新求變的人可以繼續追求自己的夢想。他本人希望未來可以繼續透過整合大灣區的產業資源,充分利用深港兩地各自的互補優勢,將企業做大做強。 如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提出和實施,廣東自貿區的重要定位之一也在去年5月升級為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范區。粵港澳合作的內涵正不斷豐富和深化。(完) |
相關閱讀:
- [ 01-16]訪省政協委員丁明忠:著力突破創新 引領行業轉型
- [ 01-16]訪省人大代表夏長文:推進區域協作亟待制度創新
- [ 01-16]2019年度科技創新券補助開始申請
- [ 01-16]福建:突出創新發展 突出協調發展 突出綠色發展 突出開放發展 突出共享發展
- [ 01-15]著力創新驅動 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