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發現恐龍牙釉質波紋構造的最早記錄。近年來,吉林大學恐龍演化研究中心科研團隊立足于對“長春龍”進行綜合研究,從多角度出發探索其生長節律、個體發育、群落組成、生態結構等特征,致力重建“嬌小長春龍”這一重要的原始鳥腳類恐龍的古生態模型,來詮釋相關類別恐龍的系統演化歷史。本項研究成果對于認識恐龍的演化及其牙齒與恐龍食性、生活環境的關系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指示意義。圖為長春龍正型標本頭骨。中新社記者張瑤 攝
圖為長春龍下頜骨(局部)及牙齒。中新社記者 張瑤攝
圖為獸腳類恐龍牙齒(左)與長春龍牙齒的對比。中新社記者 張瑤 攝
圖為顯微鏡下的長春龍上頜骨和牙齒。中新社記者 張瑤攝
圖為顯微鏡下的長春龍齒骨切片。中新社記者 張瑤攝
圖為吉林大學恐龍演化研究中心陳軍副研究員在測量長春龍化石。中新社記者 張瑤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