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士解讀習近平演講:開放共享的中國受到世界歡迎
2018-11-06 11:58: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林雯晶 |
分享到:
|
(首屆進博會)中外人士解讀習近平演講:開放共享的中國受到世界歡迎 中新社上海11月6日電 題:中外人士解讀習近平演講:開放共享的中國受到世界歡迎 中新社記者 肖欣 吳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向來自世界各國的與會嘉賓呼吁,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的中外人士指出,習近平的講話傳遞出重要信號:中國再次明確擴大開放的態度,繼續堅持開放的政策,“這對全世界歡迎中國非常重要”。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誕生伊始就代表了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個創新,并受到世界歡迎與響應:它是迄今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有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 習近平指出,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這體現了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發展自由貿易的一貫立場,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 習近平在講話中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提出三個方向的倡議:第一,各國應該堅持開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間。各國削減壁壘、擴大開放,國際經貿就能打通血脈;第二,各國應該堅持創新引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共同打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第三,各國應該堅持包容普惠,推動各國共同發展,共享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增長成果。 中國與世界共享的誠意體現在“擴大開放”。習近平在講話中明確傳達的開放態度令受訪的中外人士印象深刻。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杰弗里·斯考特(Jeffery J.Schott)說:“中國強調開放態度和堅持開放政策對確保世界各國在中國開展業務非常重要,對世界歡迎中國也非常重要。” “對世界而言,是選擇開放還是關上合作的大門,我認為答案非常清楚”,美國彭博通訊社總編輯米思偉說,“世界經濟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開放合作的重要意義,而今天尤其重要”,“開放合作顯然也是當今中國所感興趣的”。 中國與世界共享的決心體現在“堅定信心”。當今世界正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世界經濟深刻調整,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受到沖擊,風險挑戰加劇。紛繁復雜局勢中,習近平5日向世界發出呼吁:堅定開放合作信心,共同應對風險挑戰。 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伏霖指出,習近平的講話強調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需要改革,并指出首先需要有新思路,“經過40年改革開放和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融入世界的發展歷程,中國經濟已經成為汪洋大海,不再是小池塘。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經濟中占比超過20%,增長潛力巨大,作為新興市場國家的‘領頭羊’,中國此時強調堅定信心,繼續引領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中國與世界共享的經驗是“改革創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云認為,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出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新思路,既認識到全球經濟治理存在問題,需要進行改革,又表達了中國會主動做出努力進行改革的意愿。“事實上,中國的發展正是源于不斷改革、不斷擴大開放,從出口為主轉換為出口進口并重,從‘世界工廠’轉為‘世界市場’。”他說。 伏霖指出,中國今天提出的“試點”是為了全球經濟發展和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優化。習近平講話中提到的海南自由貿易港、中日韓自貿區等,都是為世界經濟發展,為全球經濟發展進行的開拓性的試點。 中國與世界共享的必由之路是“包容合作”。中外人士普遍認同,挑戰背后是機遇,合作勢在必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也反映出新的全球挑戰和機遇,為在全世界實現這些目標,合作勢在必行”,丹麥發展合作大臣特爾奈斯表示,“這就是為什么我期待(在進博會上)與中國同行一起討論共同努力的方向,交流在實現2030年目標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教訓。”(完) |
相關閱讀:
- [ 11-06]解讀習近平主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主旨演講
- [ 11-06]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民營企業座談會重要講話
- [ 11-06]習近平關于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論述綜述
- [ 11-06]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民營企業座談會重要講話
- [ 11-06]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論述綜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