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唐山市豐潤區新軍屯鎮報喜坨村中草藥種植合作社社員在收獲丹參。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引導農民采取“公司 合作社農戶”經營管理模式,規模化發展丹參、射干和鐵皮石斛等中草藥種植,取得良好效果。目前,豐潤區中草藥種植面積達3000余畝,有效帶動當地農戶實現增收。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10月24日,唐山市豐潤區新軍屯鎮報喜坨村中草藥種植合作社社員晾曬收獲的丹參。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引導農民采取“公司 合作社農戶”經營管理模式,規模化發展丹參、射干和鐵皮石斛等中草藥種植,取得良好效果。目前,豐潤區中草藥種植面積達3000余畝,有效帶動當地農戶實現增收。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10月24日,唐山市豐潤區新軍屯鎮報喜坨村中草藥種植合作社社員展示剛收獲的丹參。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引導農民采取“公司 合作社農戶”經營管理模式,規模化發展丹參、射干和鐵皮石斛等中草藥種植,取得良好效果。目前,豐潤區中草藥種植面積達3000余畝,有效帶動當地農戶實現增收。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10月24日,唐山市豐潤區新軍屯鎮報喜坨村中草藥種植合作社社員晾曬收獲的丹參。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引導農民采取“公司 合作社農戶”經營管理模式,規模化發展丹參、射干和鐵皮石斛等中草藥種植,取得良好效果。目前,豐潤區中草藥種植面積達3000余畝,有效帶動當地農戶實現增收。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