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來大狐蝠”亮相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
10月18日,數只馬來大狐蝠倒掛在樹枝上吃蔬菜。當日,“馬來大狐蝠”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首次展出。

光鮮靚麗美“金雞”
10月13日在陜西省漢中市洋縣白石鎮一山坡上拍攝的紅腹錦雞。紅腹錦雞又名“金雞”,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河北農民賈增文60年寫108本日記 見證農村變革
10月18日,河北省藁城市增村鎮牛家莊村,76歲的農民賈增文正在展示并介紹他的日記。60年前,賈增文開始寫日記,至今一共寫了108本。日記如實記錄了村里分田到戶、第一次領種糧補貼,醫保報銷、領取養老金等事件。日記記錄了老賈一家越過越好的生活,也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來,滄海桑田的農村變革。

中國提供的一對朱鹮抵達日本佐渡朱鹮保護中心
10月17日,中國向日本提供的兩只朱鹮“樓樓”和“關關”抵達日本千葉縣成田機場。一對來自中國陜西的朱鹮17日下午乘飛機抵達日本千葉縣成田國際機場,隨后運至新潟縣佐渡機場,并于當晚送達佐渡朱鹮保護中心。這是中國自2007年以來時隔11年再度向日本提供朱鹮。

長春高校教師手繪家鄉漫畫
10月18日,彭朔在她的辦公室展示自己創作的作品。彭朔是吉林藝術學院新媒體學院數字娛樂專業教師,因為對自己的家鄉有著深厚感情,三年前,她帶領學生團隊開始創作漫畫繪本——《漫繪長春》。目前,彭朔和她的學生們已經完成八十余張作品,內容包含長春的文化旅游景區、特色美食等。彭朔表示,待《漫繪長春》全部畫完后,將正式出版發行,讓更多的人了解長春。

太湖蟹迎豐收季
10月17日,湖州廟港人水產有限公司蟹農在太湖養殖基地捕撈大閘蟹。時值重陽,太湖南岸的大閘蟹開始大批量上市,迎來豐收季。浙江省湖州市近年來結合太湖水治理,提升太湖漁業資源質量。目前,湖州太湖蟹養殖面積3.6萬畝左右,年產3000多噸。

浙江桐廬:畬族“長桌宴” 款待四方客
10月17日,村民與賓客在龍峰民族村參加“長桌宴”(無人機拍攝)。當日,在浙江省桐廬縣莪山畬族鄉龍峰民族村,一百桌宴席沿道路擺成一字長蛇陣,四方賓客和當地村民一起品嘗著具有畬族特色的菜肴,場面頗為壯觀。

云南臨滄芒團傣族古法造紙 “非遺”技藝傳女不傳男
10月15日,云南臨滄芒團村傣族女子在古法造紙工藝基礎上創新新紙樣。六百多年來,云南省臨滄市耿馬縣孟定鎮芒團村的傣族一直保留著傳統的構樹皮手工造紙工藝。2006年,芒團古法造紙工藝成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因造紙考驗耐心、細致,芒團村有傳女不傳男一說。

重慶現巨型“麻辣火鍋”溫泉
10月18日,市民正在泡“火鍋”溫泉。重慶一溫泉近期推出“奇妙的紅湯池”,直徑6.7米的圓形湯池被改造成一口4格“鐵鍋”,配上紅色的溫泉,如同巨型麻辣火鍋。“火鍋”溫泉湯池里的“火鍋底料”是用雞血藤、艾葉、紅花、首烏等中藥材加上紅酒熬制而成,對人體有一定保健功能。湯池周邊還陳列著鹽罐、油碟、午餐肉、啤酒瓶等裝置,水上漂浮著辣椒道具共同營造出麻辣火鍋的濃烈氣氛。

景德鎮御窯古瓷碎片“復原”陶瓷傳奇
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江西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大量瓷器殘片,經工作人員搶救發掘、系列修復,已復原出數千件瓷器。

壺口瀑布水勢磅礴
10月17日,游客在位于陜西宜川縣的黃河壺口瀑布岸邊拍照。
受近期上游降雨影響,黃河壺口瀑布水量大漲,形成“水岸齊平”景觀,氣勢磅礴,吸引眾多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