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青島10月10日電(記者 張旭東)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10日開始收割在青島市城陽區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試種的海水稻,專家組現場對編號為1803的水稻材料進行測產,實打畝產量為261.39公斤,理論畝產量為669.24公斤。 為保證數據準確性,青島市城陽區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當日采用人工方式收割海水稻。專家組分3個地塊取樣編號為1803的水稻材料,經測量、收割、脫粒、稱重、去雜、水分測定等多道工序,專家組將所有數據匯總,計算出實打畝產量為261.39公斤,理論畝產量為669.24公斤,標志著海水稻在這一示范基地試種取得初步成功。 今年5月28日,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在新疆、黑龍江、山東、浙江和陜西的六大試驗基地同時插秧海水稻,開展試種試驗,為我國大面積鹽堿地篩選優勢海水稻品種。 種植改造前,青島市城陽區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的土壤pH值在8.1左右,屬于中度鹽堿地,只在沿河周邊生長一些蘆葦,土壤表面白茫茫一片。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挑選了適合的海水稻材料,并整合“四維土壤改良法”、要素物聯網系統、土壤定向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素改良鹽堿地,最終試種海水稻成功。 |
相關閱讀:
- [ 10-09]豐收圖景背后的“時代之變”——來自吉林“黃金水稻帶”的豐收觀察
- [ 09-17]黑龍江富錦市現代農業萬畝水稻園豐收在望
- [ 09-13]寧化方田:水稻制種“趕花”忙
- [ 09-11]水稻種植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可能被低估
- [ 09-08]漳浦:劃定水稻功能區 促進糧食產能穩定發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