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30日電(記者 趙建華)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30日發布公告,自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部分商品的最惠國稅率。 此次降稅商品共1585個稅目,約占中國稅目總數的19%,平均稅率由10.5%降至7.8%,平均降幅為26%。同時,隨著關稅總水平尤其是藥品、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的下調,相應下調進境物品進口稅(俗稱行郵稅)的稅目稅率。 此次降稅主要涵蓋了人民生產和生活所需的眾多工業品等商品,主要包括四個部分: ——降低在國內有相當生產能力和水平的商品進口關稅。包括紡織品、建材、賤金屬制品、鋼材等,共677個稅目,平均稅率由11.5%降至8.4%。 ——降低部分機電設備進口關稅。包括紡織、輕工、工程、通用、金屬加工及動力機械,農機、輸變電設備、電工器材、儀器儀表及相關設備零部件等,共396個稅目,平均稅率由12.2%降至8.8%。 ——降低部分資源性商品及初級加工品進口關稅。包括非金屬礦、無機化學品、木材及紙制品、寶玉石等,共390個稅目,平均稅率由6.6%降至5.4%。 ——降低有利于促進貿易便利化的商品進口關稅。主要是整合部分同類或相似商品的稅率,適當減少稅率的等級。稅級過多會給企業帶來一些困難,此次整合或減并稅率,共122個稅目,平均稅率由12.3%降至8.5%。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下稱負責人)介紹,將于11月1日實施的降稅措施主要針對生產所需的機電設備、零部件和原材料等工業品降稅,更多是通過降低國內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國內企業的供給能力和水平,間接改善國產品的性價比,最終惠及百姓。 負責人表示,具體來說,適當降低部分機電設備及零部件的進口關稅,有利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增加有效供給、助力我國產業升級,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競爭、促使國內相關產業提高技術水平和供給質量。適當降低部分原材料的進口關稅,既可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緩解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匱乏的瓶頸壓力,也有利于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負責人指出,客觀而言,降低關稅可能會給國內相關產業帶有一定壓力和挑戰,需要相關企業積極應對,加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以創新發展迎接挑戰,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
相關閱讀:
- [ 09-29]關稅陰云下美汽車行業憂心忡忡
- [ 09-29]特寫:關稅陰云下美汽車行業憂心忡忡
- [ 09-28]聯合國報告稱關稅激增擾亂國際貿易體系
- [ 09-27]受益關稅下調 8月廈門市消費品進口創歷史新高
- [ 09-25]工信部:美加征關稅 給全球產業鏈帶來沖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