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9日電 發改委副主任張勇今天在談及如何處理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之間的關系時表示,要雙輪驅動,不可偏廢,不能只抓農村不抓城市,或者只抓城市不抓農村。前幾年國家就提出要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這是一脈相承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國家加大投入力度。目前,發改委安排的搞建設的中央預算內資金,一半以上用在了農業農村方面。這個力度還在持續加大,比例還在進一步提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介紹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有關情況。有記者問,當前我國仍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農民工進城還是大趨勢,我們的規劃是如何考慮和處理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之間的關系? 張勇稱,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當中,鄉村是一個短板。農耕文明在中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我們往前查幾代,都是農民、都是農村出來的。城市也是在農村的基礎上,隨著經貿、商貿特別是工業的快速發展崛起的。城市確實有集聚的功能,在工業化進程中,城市發展的速度遠遠比我們當年農村發展的速度要快得多,因為農村主要是依靠土地,你不可能跑很遠,所以跟農村的耕種相聯系,形成了這么多的村莊,中國現在行政村將近60萬個,自然村落就更多了。 張勇表示,在城鎮化進程中,從國外經驗來看,確實存在很多城鄉差距不斷拉大,城市高度繁榮、繁華,農村落后跟不上發展的情況,這種情況在我們國內也依然存在。農村垃圾、污水問題,是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去解決的。中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包括中央1號文件,包括《規劃》,就是要著力在這方面下功夫,就是要加速農村的發展,使它能夠跟上整個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張勇指出,在當前階段,按照補短板的要求,我們要找準農村的短板,然后發力。同時我們也要發揮城市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雙輪驅動,不可偏廢,只抓農村不抓城市,或者只抓城市不抓農村。實際上前幾年就提出要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這是一脈相承的。當然,這有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確實需要我們國家不斷加大力度?,F在發改委安排的搞建設的中央預算內資金,一半以上用在了農業農村方面。當然,這個力度還在持續加大,比例還在進一步提升。隨著《規劃》出臺,下一步要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空間。完善城鄉布局結構,增強城鎮地區對鄉村的帶動作用,形成田園鄉村與現代城鎮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的城鄉發展態勢。也就是說,在城鎮化進程中,鄉村不能掉隊,也要發展,要把農村建設成為美麗、宜居、富裕的鄉村。 二是推進城鄉統一規劃。農村道路硬化,城里人現在出門很少說下雨踩到泥,鄉村在很多地方確實還有這個問題,一下了雨,鄰居之間串門都很不方便,因為道路沒有硬化。過去城市搞交通規劃、搞其他規劃,基本上是著眼于城鎮的發展,今后就要和城鎮同步來統籌做好城鄉規劃。應該說現在公共交通解決得很好。過去農村出門走路,有的為上個汽車要走十幾里山路,現在這些問題解決了,但是很多其他方面的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大力度,把這些短板補上,特別是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資源環境保護這些領域,還要進一步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形成城鄉產業發展互補、基礎設施互聯、公共服務均等、資源能源共享、生態環境互促的格局。現在鄉村環境改善了,“十一”黃金周就要來了,現在城里的房子好訂,農家樂的房子不好訂,原因就是它的鄉村發展起來了,富裕了,而且山清水秀,城里人都愿意到鄉村呼吸新鮮空氣,享受田園風光,通過城鄉統一規劃要進一步促進農村這方面的發展。 三是要完善城鄉融合發展的政策體系。城鄉融合發展,發改委專門制定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就是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振興二十個字的總要求,產業興旺是第一位的,農村只有產業興旺了,農村發展才有基礎,才有后勁。要重塑城鄉關系,特別要向改革要動力,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之間的雙向流動、平等交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
相關閱讀:
- [ 09-29]深入推進東北振興 習近平在這個座談會上強調了什么
- [ 09-29]鄉村振興戰略首個五年規劃出臺
- [ 09-29]勇立潮頭當先鋒——龍海隆教鄉攻堅克難振興畬鄉紀實
- [ 09-29]習近平: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推進東北振興
- [ 09-28]鄉村振興戰略助力中國經濟增長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