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話團圓金句:團聚最喜悅 團圓最幸福 團結最有力
2018-09-24 16:33:46??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昨日歡度豐收節,今日喜慶中秋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承載著國人對團圓和睦的美好追求,更蘊含著濃濃的故鄉、家國情懷。2015年中秋節前,習近平在西雅圖出席美國僑界歡迎招待會。他特地為當地華人帶來故鄉的月餅:“這是祖國人民的一點心意”、“歡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百姓的“小家”,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鄉愁、親情、家庭、家風。值此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新時代學習工作室帶您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暖心“家常話”。>>更多內容查看學習金句專欄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城鎮建設,要實事求是確定城市定位,科學規劃和務實行動,避免走彎路;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要融入現代元素,更要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要融入讓群眾生活更舒適的理念,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15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5年春節團拜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和萬事興、天倫之樂、尊老愛幼、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等,都體現了中國人的這種觀念。“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的這首《游子吟》,生動表達了中國人深厚的家庭情結。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2015年2月17日,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