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師為本讓尊師重教成為新時代風向
2018-09-07 19:09:53??來源:中國江西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建立教師節,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逐步使教師的工作真正成為社會上最受人尊重、最值得羨慕的職業之一,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氣。 人才是第一資源,沒有人才科技創新就無從談起,而人才不是天生就具備,得進行精心的培養。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養出一流的人才,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作用,教師是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又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的塑造者,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 如果說把學生比作是花朵,那么老師就是園丁,老師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澆灌著花朵,讓其結出豐碩果實。截至2016年,全國共有專任教師1578萬人,無數教師似“春蠶”像“蠟燭”,在教育的崗位上,勤勤懇懇、恪盡職守、他們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孟二冬、周其林、黃大年、蘇富梅、張賽芬、丁小彥……,他們以教書育人為根本,以培養國家人才為己任,把對祖國的愛,對人民的愛化解為對學生的愛,傳道授業解惑,為祖國培養了無數有用之才。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黨和政府對教師隊伍歷來很關心,尤其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健康,維護教師權益,充分信任、緊緊依靠廣大教師,支持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 “把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作為真招實招,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 ,確立國家教師作為公職人員的特殊的法律地位。教師社會地位和待遇進一步提高,教師這一職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崇和愛慕,以教師職業為榮,把教師職業進行到底成了有志者的畢生追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面臨著新的使命和擔當,要不斷的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教育有著新要求,對教師有著新的期待。廣大教師應不辱使命,牢記重托,自尊自勵,為人師表,忠誠敬業、行為世范,教書者必先強己,育人者必先律己,用真情、真心、真誠感化學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