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正式開通。 五年間,網站歷經兩度改版,名稱也從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改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幾字之變,意義深遠。 五年間,網站客戶端和微信公眾號先后上線,“一網一端一微”的立體傳播格局得以確立并不斷完善。 這是一個“不做廣告也不接受贊助”的網站,但截至目前,網站日均訪問量超350萬次,客戶端下載安裝量超537萬次,微信公眾號粉絲數達到280萬,數字還在持續增長中。 “大步伐地去神秘化、增透明度,是制度自信的表現,也是反腐決心的宣示。”五年前,境外媒體對于新生的中央紀委網站給出高度評價。回顧網站的發展歷程,堅持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加大點名道姓曝光力度,暢通群眾舉報渠道……一系列做法正是中央紀委“開門反腐”的生動實踐。 權威發布成就“新聞富礦” 8月25日上午11時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一則消息:吉林省政協原副主席王爾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這是最新被查的中管干部——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大老虎”。 多家媒體微信公眾號隨后轉載了這條僅40余字的消息,閱讀量輕松突破10萬+,引來網友“拍手稱快”:反腐永遠在路上! 記者從該網站獲悉,“審查調查”欄目迄今發稿2631篇,其中中管干部執紀審查信息146條,黨紀政務處分信息163條;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干部執紀審查信息52條,黨紀政務處分信息42條;省管干部執紀審查信息1393條,黨紀政務處分信息835條。據了解,這是中央紀委網站關注度和點擊率最高的欄目之一。 “頂級流量”的取得源自信息發布的嚴肅、準確、及時、權威。該網站負責人曾透露,在發布這些信息時,雖然通常只有短短幾十字,但會認真校核包括標點符號在內的每個細節,在確保準確無誤的基礎上做到第一時間發布。 巡視,是十八大以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舉措。在十八屆中央十二輪巡視的4年多時間里,中央紀委網站做到入駐、反饋、整改情況全部首發,并制作集納專題,讓階段性進展一目了然。專項巡視、“回頭看”、“機動式”巡視等創新做法被媒體廣泛報道,為公眾所熟知、了解。 “中央紀委網站資源豐富、猛料不斷,可以從中制作形式多樣的新聞產品,是高產出、高回報的‘新聞富礦’,”一位長期從事時政報道的編輯說,“再通過媒體的廣泛傳播、深入解讀,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已經贏得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理解和支持。” 用公開透明“去神秘化” “中央紀委不是一個神秘的機關,或者說不應該是一個神秘的機關。”時任中央紀委副書記吳玉良曾明確指出。 如何“去神秘化”?公開透明是良方。中央紀委網站開設“信息公開”欄目,集中收錄領導機構、工作程序、歷史沿革等內容。2014年,中央紀委網站還主動策劃“走進中央紀委監察部”,第一次系統介紹各部委紀檢組的情況;后續推出的“走進省區市紀委監察廳(局)”,第一次全面公布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監察廳(局)領導同志名單、照片、簡歷及組織機構和各自的特色工作。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2013年9月12日,隨著時任中央紀委常委、秘書長崔少鵬的一聲問好,中央紀委領導與網友在線交流的序幕正式拉開。在這場訪談中,崔少鵬詳細介紹了網站建設和發展狀況。 五年來,“在線訪談”已經成為中央紀委網站的招牌欄目,從中央紀委領導到省區市和中央部委負責同志,再到基層黨員領導干部走到臺前,圍繞“落實主體責任”“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等熱點問題釋疑解惑。 一位基層紀檢監察干部曾說,“其實我們的日常工作并沒有什么神秘感,同樣需要業務學習和交流”。中央紀委網站開設的“業務顧問”欄目就提供了這樣的便利, “談話函詢和談話提醒有何區別?”“如何處理下落不明的黨員?”類似的問題可在此找到答案,感興趣的網友同樣可以查閱學習。 織密群眾監督之網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意見是我們最好的鏡子。”對于如何發揮人民監督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群眾發現黨員、干部有違紀違法問題,要讓他們有安全暢通的舉報渠道。 接受網絡舉報,是中央紀委網站開設之初就確定的一項核心功能。網站上線僅10天,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就在網站上發布公告:歡迎廣大群眾舉報中秋國慶期間違反中央有關規定行為。 “對收到的每一個舉報問題線索,我們都十分重視,會安排專人處置,進行分篩分選,向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督辦、轉辦或轉送。”中央紀委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每位通過網站進行舉報的舉報人,都能得到一個唯一的查詢碼,可及時查詢舉報的受理情況,而且只有舉報人可以看。凡是在中央紀委網站舉報的,都會依紀依法受到保護;凡是打擊報復舉報人的,都會依紀依法受到嚴肅處理。 自2014年開始,每年臨近元旦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國慶,中央紀委網站均開設監督舉報專區,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集中曝光。“對黨員領導干部起到強大的震懾效應”,點名道姓的曝光形式也受到專家的大力肯定。 2015年6月18日,網上舉報功能進一步優化。中央紀委監察部在官方網站手機客戶端上開通“反‘四風’一鍵通”舉報窗口,為群眾舉報搭建全方位的網絡監督平臺,群眾與中央紀委的聯系從“鼠標直通”升級為“一指直達”。 今年元旦改版后,“12388舉報”“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舉報”“黨風政風監督舉報”入口在網站首頁集中顯示,群眾監督舉報更加方便、快捷。 一面暢通網絡舉報渠道,一面加大違紀曝光力度,二者相互正向促進,助推群眾監督之網越織越密。 “三位一體”立體傳播 “人不可能沒有私心,但是有了規則就會有底線。黨員干部一要靠文化素養、信仰,二要樹立規則意識、底線意識。”8月31日,中央紀委網站“聆聽大家”欄目邀請著名作家李佩甫,結合自身文學創作經歷講述人生見解。 文化對一個人的滋養總是潤物細無聲。憑借網站的平臺和技術優勢,廉政文化教育已是中央紀委網站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中央紀委網站的“歷史文化”板塊已漸成體系,涵蓋理論、人物、史鑒、海外觀察、文化、網上展館多個欄目。 以“內容系統、權威實用”為目標,中央紀委網站還建立起與全面從嚴治黨相關的常用黨內法規制度庫和國家法律法規庫等數據庫。在“黨紀法規”板塊可進行分類檢索,將沉睡的資料轉變成專業的數據服務。 《你不必,你可以》微視頻、《監察委員會,國家機構中的新面孔》長漫畫、《爸媽,我回家了》H5動畫、《家規圖解》……接地氣的新媒體產品不斷推出。用網友習慣的語言,用講故事的方式,用事實和數據說話,中央紀委網站逐步奏響高音、中音、低音的和聲。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是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2015年1月1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開通客戶端。一年后,網站微信公眾號上線。今天,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一網一端一微”覆蓋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平臺,“三位一體”立體傳播格局得以確立。 在中國優秀政務平臺推薦及綜合影響力評估中,中央紀委網站五次蟬聯“中國最給力黨務政務網站”。 面對互聯網掀起的驚濤駭浪,只有挺身入局,才能為宣傳思想工作贏得主動權。中央紀委網站的創新發展已充分說明,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可以成為反腐敗斗爭的最大增量。 |
相關閱讀:
- [ 08-23]把握穩中求進要求 深入推進正風反腐
- [ 08-22]平潭好黨員黃麗平:從基層公安干警轉戰反腐一線
- [ 08-21]正風反腐年中看(深度關注)
- [ 08-03]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推進法治反腐進程
- [ 08-01]軍隊兩項新規今起施行 正風肅紀反腐向縱深發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