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 財經觀察:美國制裁下的“三國策” 新華社記者樊宇 宿亮 8月以來,美國接連宣布制裁伊朗、俄羅斯和土耳其,給多國股市、匯市和商品市場帶來顯著沖擊,其連鎖反應既波及當事國,也攪動全球經濟,引發國際社會憂慮。 面對制裁大棒,伊朗、俄羅斯和土耳其三國緊急出臺對策,一方面努力穩定國內陣腳,一方面對美國予以反制,并開始呈現出加強合作、抱團取暖的趨勢。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密集出臺制裁舉措,不僅會傷及三國,也可能波及無辜,引發市場震蕩,誘發新的危機,最終對美國經濟帶來不良影響。此外,美國因素也會激發地區國家新一輪的合縱連橫,加劇地緣政治復雜局面,給世界經濟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多路出擊 引市場動蕩 美國不顧各方反對,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后,于本月初重啟對伊朗金融、金屬、礦產、汽車等一系列非能源領域制裁。 幾乎同時,美國國務院8日宣布,因俄羅斯前特工斯克里帕爾在英國中毒事件,美國分批制裁俄羅斯。美方官員稱,幾乎所有俄國有企業都將受制裁波及。 10日,俄羅斯盧布匯率大跌。官方匯率顯示,盧布對美元匯率為66.28:1,比前一交易日下跌4.2%;盧布對歐元匯率為76.82:1,下跌4%。 打擊宿敵后,美國制裁大棒又指向了北約盟友土耳其。以土當局拒絕釋放一名美籍牧師為由,美國8月開始對土耳其陸續實施多項制裁。受此影響,今年年初以來走勢疲軟的土耳其里拉再遭重創。10日,里拉對美元匯率一天內狂瀉17%,今年以來跌幅已超40%。 里拉急跌,影響不止于土耳其經濟。盡管里拉的市場走勢從14日起有回穩跡象,但之前大幅下跌已在國際市場引發連鎖反應,南非蘭特、巴西雷亞爾、阿根廷比索等新興市場貨幣也普遍貶值。同時,國際匯市動蕩也波及發達經濟體股市。 各自回應 穩經濟金融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面對咄咄逼人的制裁,伊朗、俄羅斯、土耳其三國均采取了穩陣腳、謀反制相結合的應對策略。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6日報道,伊央行將從7日起實施一系列放松外匯管制的措施。央行行長赫馬蒂表示,當局將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避免政府為支撐本幣匯率穩定而過多動用外匯儲備。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10日警告,俄可能把美國對俄實施新制裁視為美向俄宣布“經濟戰爭”,將采取多方面措施予以回應。 俄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12日說,俄將進一步減持美國證券。“我們已把對美國經濟和美證券市場的投資降至最低水平并將進一步削減。”他表示,俄今后在貿易結算時將更多使用本國貨幣或歐元等貨幣。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認定,當前經濟波動與真實經濟狀況無關,本國經濟正遭受“攻擊”。他強調,要“捍衛經濟獨立”,將抵制美國電子產品,代之以本土品牌或其他國家的產品。 15日,土耳其政府宣布,對包括大米、香煙、汽車、酒類、煤炭和化妝品在內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抱團取暖 謀“三國策” 在外部壓力下,伊朗、俄羅斯、土耳其三國并沒有各自為戰,而是開始顯示出互動合作、抱團取暖的意愿和趨勢,在立足自救的同時,積極尋求聯合的機會。 美國重啟對伊朗制裁后,俄外交部隨即宣布,將在政府層面維護與伊朗的經貿合作,并將與伊核協議其他各方一道探尋鞏固并推進與伊朗經貿合作的方案。 同樣,在遭遇美國制裁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提出,可以和包括伊朗在內的許多“替代方”開展經濟合作。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11日也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美國必須戒除制裁和欺壓別國的“癮”,伊朗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土耳其。 14日,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會晤,共同批評美國制裁行徑,強調加強土俄戰略伙伴關系。 拉夫羅夫強調,美國制裁土耳其不妨礙俄土雙邊經貿合作。他說,近年來俄土合作進展順利,兩國正磋商在雙邊貿易中使用本國貨幣支付。 土耳其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也是美國在安全領域的盟友。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說,美土交惡可能損害美國自身及其關鍵盟國的利益。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制裁引發的市場動蕩會在不同國家間蔓延,進而導致政治緊張,美國企業也會成為外國經濟報復的對象。此外,美國挑起的貿易爭端引發眾多國家反制,疊加三國最新反制措施,將令美國外貿和投資進一步承壓。 美國勞工部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美國挑起的貿易爭端影響,7月份美國農產品出口價格創近7年來最大跌幅。分析人士指出,伴隨時間推移,外國反制措施對美國相關行業的負面效應還將繼續顯現。 |
相關閱讀:
- [ 06-29]第三國見 美俄商定首腦會晤
- [ 03-15]2018年度全球幸福報告發布 北歐三國位居前三
- [ 06-28]俄美領導人將在第三國舉行會晤 或商改善雙邊關系
- [ 06-11]海灣三國向約旦提供25億美元援助
- [ 05-12]重振三國經貿合作 促進地區和平穩定——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成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