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膘曬秋怕打雷 貼秋膘 “立秋”這一天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但“貼秋膘”要適度。伏天人們胃口普遍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會瘦一些,因此有了“貼秋膘”的習俗。專家提醒,適當的“貼秋膘”有益于恢復體力,但是若貼補過分,相對運動不足,消耗熱量過低,則易導致“秋胖”。 啃秋 “啃秋”,也稱“咬秋”,在立秋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西瓜,就是“啃秋”了。 喝秋水 由于夏季流汗較多,人們會在立秋這一天全家人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積暑,免秋來腹瀉、鬧肚子。 防秋疾斂肺氣 立秋之后,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體也要順應自然,“順天時,因天序”,避免大量出汗和體力消耗,收斂肺氣,調整情緒,預防感冒,立秋養生牢記斂、防、收,并采取措施應對“秋老虎”。 潤肺柔肝、養陰清燥 秋天干燥,人體容易缺水。按照《黃帝內經》“秋冬養陰”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秋天易燥,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卜、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 立秋后,晝夜溫差逐漸變大,稍不留意很容易感冒,且易迅速傳播。空氣變得干燥,過敏原增多,哮喘等頑疾多在此時節復發,建議摩喉預防哮喘。 調養起居、適量運動 秋高氣爽,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此外,在這個時節進行健身鍛煉,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于劇烈。 謹防“秋老虎” 立秋撞上三伏天,養生謹防“秋老虎”!今年立秋仍處在“三伏天”內,暑氣一時還很難消。“秋后一伏熱死人”,此時節,大家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