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 題:疫苗“失信”比“失效”更可怕 辛識平 最近,吉林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因狂犬病疫苗生產記錄造假,被國家藥監局查處。這一消息引起廣泛關注。 人們一“百度”,才發現這家藥企的全資子公司去年因生產的“百白破”疫苗效價指標不符合規定,被立案調查。 在公眾的關注中,一個個問號不斷浮現:生產記錄為什么要造假?背后有什么貓膩?那批問題“百白破”疫苗流向了哪里?涉事企業屢屢犯規,暴露了哪些深層次問題? 疫苗事關百姓生命健康,容不得半點僥幸,不能有半點閃失。公眾關心,是因為現實問題揪心。面對社會關切,亟待有關部門迅速發聲,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有效解疑釋惑,同時加大調查力度,用事實與真相疏解人們的焦慮情緒。 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一項有效公共衛生措施。人們使用疫苗,說到底就是因為“放心”。這種信任,基于法規、技術、道德、監管等方方面面,不管哪個環節掉鏈子,都會損害公眾健康,都容易引發疑慮。信任是易碎品,必須小心呵護。如果疫苗質量問題不斷、亂象叢生,一些害群之馬大行其道,整個行業勢必陷入信任泥沼。相比疫苗“失效”,更可怕的是“失信”。 此次疫苗事件中,監管部門的飛行檢查,及時發現了問題,堵住了一批問題疫苗流入市場。但是,飛行檢查畢竟作用有限,這次事件再次敲響了警鐘,提出了一連串需要破解的問題。 如何加強日常監管,打造覆蓋疫苗研制、生產、檢驗、儲存、運輸、使用等所有環節的監管鏈條,確保每一支疫苗都安全可靠?如何加強風險預警和處置,徹底阻斷問題疫苗流入市場的可能?如何加大執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讓違法企業付出應有代價,真正讓藥品安全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捍衛“舌尖上的安全”,中央提出了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疫苗安全,也應不折不扣落實這四個“最嚴”,使行業發展更加健康有序,以給力行動贏得公眾信任。 |
相關閱讀:
- [ 07-22]國家藥監局負責人介紹長春長生疫苗案件:責令停產、立案調查,組織對所有疫苗生產企業飛行檢查
- [ 07-20]百白破疫苗不合格 長生生物被食藥監罰344萬元
- [ 07-20]夏季逗寵物別被抓傷 暑期狂犬疫苗接種人數增多
- [ 07-20]百白破疫苗不合格 長生生物被吉林食藥監罰344萬元
- [ 07-20]夏季逗寵物別被抓傷 暑期狂犬疫苗接種人數增多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