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在行動】甘肅臨夏:搬出大山 搬來好生活
2018-07-12 21:22:13?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甘肅7月12日訊(記者楊秀峰)7月10日下午,一場中雨過后,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新營鎮三坪村易地搬遷安置點三三兩兩的村民和小朋友門走出家門,在戶外聊天或玩耍。 三坪村易地搬遷新農村位于新營鎮東端的三坪村,該村轄12個社310戶,總人口1448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0%,村民居住分散偏遠,以傳統種植、養殖和勞務為主。2013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123戶575人,貧困發生率為45.6%,2017年脫貧8戶43人,現有貧困戶53戶248人,貧困發生率為17.13%。為了有效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2016年當地實施了三坪村易地搬遷項目。截至目前116戶住宅已全部竣工,部分群眾已搬遷。 為了解決群眾搬得出、留得住、住得穩的問題,和政縣多渠道爭取資金,得到了福建廈門市集美區的大力支持,幫助解決資金150萬元,建成了投資300多萬元的三坪村富民養殖小區,組織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立合作社,發展規模養殖,統一經營管理,目前,養殖小區牛存欄42頭,預計年底每戶建檔立卡戶可分紅2000元以上。同時,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進一步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在廈門市集美區的大力支持下,啟動了三坪村光伏發電項目,在三坪村新農村8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屋頂安裝光伏發電設備,建設一個總裝機容量為344千瓦的光伏發電站,該項目總投資280萬元,全部由廈門市集美區幫助解決,預計5月底可投入使用,通過光伏發電,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8萬元左右,貧困戶戶均增收3500元左右。 7月11日下午,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看到,該縣通過大中型水庫移民避險解困項目建設的移民安置點城北新村,工人們正在緊張地進行燃氣管道的鋪設。該縣縣委宣傳部部長王富小子告訴記者,城北新村是一個水庫搬遷移民項目,計劃對全縣15個山區貧困移民村的1117戶、4203名群眾進行整體搬遷。為了讓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永靖縣將精準扶貧、新農村建設、特色產業培育、城鎮化建設、旅游產業發展等項目有機結合,為移民群眾增收致富和全村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外,根據城北新村有耕地的實際,永靖縣將來會在城北新村探索實行“三變” 經濟林果的發展模式,按照“保底分紅 勞務收入收益分紅”的思路,將城北新村1291畝耕地折算成1291股,按分地人口平均確股,入股到甘肅黃河農谷扶貧開發有限公司,統一栽植桃樹、葡萄苗、蘋果樹等經濟林,農戶享受分紅收益。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完成投資4.5億元,計劃于8月底前全面建成,達到搬遷入住條件,今年底前,群眾全部搬遷入住。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