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在行動】甘肅康樂:“引進來走出去” 精準扶貧另辟蹊徑
2018-07-12 10:39:05?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國際在線報道(記劉天哲) 馬巴村位于甘肅省康樂縣,2013年,村里共有貧困戶130戶586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2%,是全縣最貧困的村莊之一。而到了2017年年底,全村剩余貧困戶僅為8戶27人,貧困率更是下降到了2%。 在短短的5年內,馬巴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 紅果子成為扶貧新關鍵 除了落實精準幫扶措施和到村項目外,馬巴村還注重富民產業的培育,更是開辟了高原樹莓種植這一特色產業。2014年,村書記蘇育民在西北五省農博會上看準了高原樹莓這一產業,在與青海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溝通交流后,發現馬巴村的土壤十分適合種植高原樹莓,于是果斷決定引進這一品種。 2015年村干部帶頭種植,樹莓第一年長苗,第二年進入掛果期,第三年進入盛果期,果實收益時間可長達20年。同時,村委會成立了馬巴村高原樹莓種植專業農民合作社,吸納了130戶貧困戶為社員。目前,馬巴村高原樹莓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200畝,平均每戶種植1到3畝。今年,樹莓實現了全部掛果,馬巴村和旅行社合作,舉辦了“馬巴村樹莓采摘一日游”活動,效果十分成功,樹莓果實也得到了游客的贊譽。 45歲的王秀芳大姐在2015年加入了村里的樹莓種植合作社,家里種了2畝高原樹莓,今年已全部進入掛果期,每畝可獲得收入7000多元,是其他農作物的5倍。如今,在精準扶貧政策扶持下,王大姐一家通過辛勤勞動已經成功脫貧。 除了舉辦采摘活動和銷售鮮果外,馬巴村還計劃對樹莓產品進行深度加工,這樣可以得到更高的產品附加值。為了方便鮮果保存,村里還投資建成了存放樹莓的冷庫,以維持水果新鮮度防止腐爛。記者看到,一顆顆飽滿的果實還帶著冷庫里的冰霜,看起來顏色鮮艷紅潤。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紅果子竟成了解決貧困,走上致富之路的新途徑。 漂洋過海來扶貧 羊駝養殖助力扶貧攻堅戰 在甘肅宏福現代農牧產業有限公司,有這樣一群動物,它們從遙遠的大洋洲遠渡重洋來到中國,成了精準扶貧的好幫手。 這家公司位于甘肅省康樂縣辛雍家村,建設之初公司就按照“公司 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采用“統一經營,統一調撥,風險共擔,利益均等”的方式進行牛羊的繁育養殖,農資服務等經營活動。? 2015到2017年,公司從澳大利亞引進純種安格斯基礎母牛450頭和純種羊駝861只。其中,安格斯牛是一種黑色無角肉用牛,被認為是肉質最優品種,并可被加工為“雪花牛肉”,口感細膩,營養價值極高。而羊駝外表憨態可掬,呆萌可愛,除了可作為觀賞動物外,羊駝駝絨以其質量與色澤獨一無二的特點聞名于世,其韌性為綿羊毛的兩倍,被稱為軟黃金,經濟價值非常高。 目前,公司存欄西門塔爾基礎母牛735頭,安格斯牛400頭,湖羊2085只,小尾寒羊2353只。2017年銷售收入3325.5萬元,利潤329.6萬元,目前是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最大的良種牛羊繁殖供應基地。 同時,宏福公司還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把精準扶貧與企業發展相結合,采用“農戶貸款、帶資入股、就業分紅”的模式,按股權給入股5萬元的貧困戶每年4000元的保底分紅,直接增加了303戶精準扶貧戶的經濟收入,加快了當地農戶的脫貧步伐。 憑借著“引進來走出去”的發展思路,甘肅省康樂縣在扶貧道路上另辟蹊徑,在“精準扶貧”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效果。 |
相關閱讀:
- [ 07-12]《大國脫貧之路》
- [ 07-12]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莆田秀嶼區紀委監委護航脫貧攻堅戰側記
- [ 07-11]【脫貧攻堅在行動】太子山下風光好 馬巴村里樹莓紅
- [ 07-11]專家點評熱議“福建影響力”案例:下黨脫貧路 林改“小崗村”
- [ 07-11]吳英杰在察雅縣考察脫貧攻堅工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