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紐約7月10日電 (記者 馬德林)當地時間7月10日,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Francis Gurry)在紐約表示,中國為保護知識產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國目前成為了知識產權的生產者,這是中國在國內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天,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美國康奈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在紐約聯合發布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國位居第17,首次進入前20名。三家機構在紐約舉行記者會介紹有關情況,高銳在會上回答中新社記者提問時作上述表示。 “中國在1984年通過了專利法,之后不到40年時間里,中國的知識產權申報有了顯著增長。”高瑞說,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國際專利申請來源國,國際品牌和文化產品的數量也日益增長,“這無疑是一段令人矚目的歷程。” “作為一個體量巨大的經濟體,中國已經有能力建立起世界一流的知識產權系統。”高銳指出,中國不僅有若干專門機構負責處理包括商標、設計等在內的有關知識產權的事務,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還在北京、上海和廣州設立了知識產權法院,專門審理有關知識產權的案件。高銳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已經同中國的這些部門開展了廣泛合作。 2014年底,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知識產權法院相繼設立并開展工作。據報道,截至2017年6月,這三家知識產權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案件4.6萬件,審結3.3萬件。 談及近期美國對中國知識產權方面的指責,高銳表示,圍繞知識產權的糾紛應當依據確鑿證據,認真進行分析研判,并按照相關程序進行仲裁。他還說,歷史上圍繞專利權的糾紛并不鮮見,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19世紀的美國,都曾面臨過這類問題。“可以說,每當有國家在技術領域高速發展,這種糾紛就會出現。” 高銳表示,在技術創新領域,歐洲曾經占據統治地位,之后美國、日本、韓國相繼崛起,現在中國也加入進來,“創新領域的確存在激烈的競爭,我們應當正視這一現實。”他指出,作為一個新的技術創新力量,中國推動了多極化創新格局的發展。(完) |
相關閱讀:
- [ 11-29]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啟動新數據庫共享綠色技術
- [ 03-16]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肯定中國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成績
- [ 03-23]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成為第二大國際專利申請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