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述評:日本欲推中日印東盟自貿區牽制美國 參考消息網7月3日報道日媒稱,7月1日,中日印和東盟(ASEAN)等16國在東京都舉行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部長級會議。會議發表的《聯合新聞聲明》表示,“努力在年底前形成一攬子成果”,針對為年內達成妥協而加快談判的方針達成一致。日本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也在會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力爭年底達成基本協議”。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7月2日報道,《聯合新聞聲明》表示“在當前全球貿易面臨單邊主義挑戰的背景下,盡快結束RCEP談判至關重要”,與日本一起擔任聯合主席的新加坡的貿工部長陳振聲表示,“力爭年內達成實質性協議”。 報道指出,如果RCEP達成協議,將誕生覆蓋世界人口約一半、國內生產總值(GDP)和貿易額約3成的自由貿易區。規模超過11國參加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在企業進軍海外等方面,將給日本帶來巨大利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呼吁稱“將打造自由而遵守規則的公平市場”。RCEP如果達成協議,還將對加強保護主義的美國形成牽制。 報道注意到,在美國退出TPP之后,日本一直在推動TPP11走向生效。如果通過TPP實現較高水平的自由化,并與新興市場國家保持一致步調,在推動RCEP時,也容易向中國和印度等提出高水平的自由化框架。 有分析認為,中國對RCEP達成協議持積極態度。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面臨諸多課題。 報道稱,RCEP已經過5年多的談判,但在全部18個領域里只有2個領域匯總出結果,在個別條款上,各國的對立依然存在,而現在距離達成協議的目標時間(11月)只剩下約4個月。不管貿易額等規模有多大,如果自由化水平較低,成員國獲益將變得非常有限。因此,需要通過充實的內容來盡早達成協議。 RCEP的談判始于2013年。在2015、2016年都曾希望年內達成協議,但在自由化水平上的分歧難以消除。 報道認為,一直難以達成協議的原因是對自由化程度持謹慎態度的中國、印度,以及老撾等國家也參加談判。日本的想法是“盡管不要求達到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的水平,但需要RCEP也有一定程度的內容”(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在立場上就與優先考慮達成協議的東盟各國存在分歧。 在電子商務方面,日本和澳大利亞要求實現跨境數據的自由流通,而中國則主張應由國家進行數據管理。在知識產權方面,日本要求嚴格取締盜版,與希望構建寬松規則的印度等形成明顯對立。 在人員流動方面,為推動IT人才走向海外,印度要求實現高度的自由化,這與重視保護國內就業的東盟國家存在意見分歧。 報道稱,日本在2017年11月的RCEP首腦會議上顯示出謹慎態度,但在今年3月的部長級會議上,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轉變方針,稱“支持東盟在年內結束談判的意向”。在本次會議上表示“盡管目標是高質量,但也準備考慮靈活性”。允許發展中國家在生效后一定期限內采取過渡措施等,傾向于按照這一方針達成協議。 不過,如果想做“自由貿易的旗手”,就不能輕視協議的內容。因為RCEP達成協議將形成對美國的牽制。 另一方面,亞洲國家的談判代表也有人報怨“如果沒有(要求過高的)日本,RCEP就會達成協議”。 報道認為,東盟各國將在2019年迎來密集政治日程。泰國2019年2月將舉行選舉,印尼也將在4月舉行總統大選。如果不能在年內達成協議,又將面臨被擱置的風險。 另據日本共同社7月2日報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部長會議提出了年內達成大致妥協的目標,反映出日本希望構建多道“防波堤”以應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就貿易問題加強施壓的意圖。掌握關鍵的中國及印度也在對美警惕方面保持一致,但在市場開放等具體論調上卻分歧依舊。 “接下來終于輪到了RCEP。讓我們打造自由公平的市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1日會議的開頭熱情發言。 報道分析稱,在7月下旬將啟動的新日美貿易磋商中,美國必將迫使日本就雙邊協定展開談判。此前已達成11國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和日本與歐盟(EU)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的安倍政府判斷認為,著力于談判持續艱難的RCEP將成為牽制美國的“強烈訊息”(政府相關人士語),堅持了首次在日本召開部長會議的姿態。 報道認為,通過積累規模龐大的多邊協定躲避美國的要求,讓美國對自己被孤立感到焦慮,日本的這一戰略與他國一致。 日本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將談判比作了6月30日夜邀請各國部長在屋頂形船篷游船舉行的晚宴,表示“(RCEP談判)完全沒有漂泊不定。就像昨天的船那樣,正切實駛向目的地”。但是,將各種不同國家團結起來依然路途險峻。 |
相關閱讀:
- [ 12-21]俄邀請金正恩訪俄 俄朝加強關系意在牽制美國
- [ 07-03]大國博弈:美國有增長,中國有市場
- [ 07-03]美國務卿將再訪朝鮮
- [ 07-03]美商務部長說談論美國退出世貿組織為時尚早
- [ 07-02]美國數十萬人游行抗議美政府移民政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