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 題:“效果明顯”的“爆款保健品”很可能是個坑——揭秘“三無”保健食品地下產業鏈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朱國亮、梁曉飛 51個種類、166萬粒,成品及原料總重40余噸,這是山西省太原市公安機關正在查處的一起跨省生產假冒保健食品案件。查獲的假冒保健食品功效從減肥到調節機體免疫,從緩解疲勞到改善睡眠,不一而足。 近期,全國多地警方查獲大量無正規生產廠家、無準確生產日期、無質量檢測的“三無”保健食品案。這些“三無”保健食品不少以“效果明顯”的口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備受追捧。受害者多為中老年人,他們輕則失財傷身,重則危及生命。 “療效明顯”多因添加違禁藥物 近期,多地警方披露大量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 江蘇如東縣警方最近在河南三門峽市和洛陽市分別搗毀一處生產假壯陽藥窩點,其中在三門峽市生產窩點查扣假“蟻力神”1萬余盒、各色膠囊300余公斤;在洛陽市生產窩點查獲假壯陽藥成品、半成品100余種,總重超過7噸。 河北、湖南等11個省區市公安機關會同當地食藥監管部門,破獲一起利用互聯網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摧毀了一個覆蓋全國的龐大犯罪網絡,打掉黑窩點、黑工廠22個,查獲降糖類有毒有害食品15萬盒,涉案金額高達12億元。 湖北、山東、河南三地警方聯手,查獲“三無”保健食品超過10萬余粒;吉林省吉林市警方最近查獲“降壓溶脂”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涉案價值100余萬元……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記者檢索“保健食品”和“有毒有害”等關鍵詞發現,近3年來,與保健食品相關的刑事案件總體呈現上升態勢,2015年一審判決案件為432起,2016年為564起,2017年為741起,今年截至目前有166起。 “不少‘三無’保健食品服用后‘療效’明顯,其實是違禁藥物在起作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李春雷介紹,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提升和保健消費增加,相關違法犯罪行為高發。從警方查獲的大量案件看,許多保健食品存在非法添加違禁藥物的情況,其危害輕則損失錢財,重則傷害身體,有的甚至可能致命。 “查獲的減肥產品中主要是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緩解疲勞的主要非法添加西地那非、他達那非;降糖類非法添加鹽酸二甲雙胍。”江蘇南通市公安局食品藥品和環境犯罪偵查支隊隊長陳剛說,南通警方查獲的偽劣保健食品案件主要涉及減肥類、降壓降糖類、治療風濕類、緩解疲勞和改善睡眠類等,這些非法產品無一例外均含有國家明令禁止非法添加的物質。 “三無”保健食品添加的違禁藥物副作用大,且無固定配比,安全隱患大。通過對2013年至2016年初媒體報道的270多例保健食品犯罪個案進行研究,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工作人員任韌發現,約2.59%的案件存在受害人服用有毒有害保健食品后死亡的情況。 |
相關閱讀:
- [ 06-19]國家藥監局批準首個PD-1抗體藥物上市
- [ 06-08]中國醫療質量水平提升 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下降
- [ 06-01]美政府允許絕癥患者使用未獲批藥物
- [ 05-21]抗菌不等于抗病毒 使用抗菌藥物前先了解這5點
- [ 05-14]廈門市統一展開除四害 居民可到居委會免費領消殺藥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