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1時0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風云二號H星發射升空。這是風云二號系列氣象衛星的最后一顆星,將著重為我國及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持續穩定的氣象監測服務。 此次發射的風云二號H星是一顆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運行于距地面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運行和地球自轉同步,所以專門用于對固定區域進行氣象遙感探測。 風云二號H星進入軌道后,將與已經在太空運行的風云二號E、F、G星開展組網觀測,為用戶提供實時可見光、紅外和水汽云圖,空間天氣預報等業務。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風云二號H星對定點位置進行了調整,從原來的東經86.5度調整到了東經79度,這樣能夠更好地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根據國際災害數據庫的統計,“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相對災害損失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以上,且以氣象災害居多。由于這些地區多山地、海洋等無人區,氣象觀測盲點多,是氣象防災減災的短板。因此,風云二號H星此次定點位置的轉移,對這些地區的防災減災有重要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建立完整氣象衛星系統的國家,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云氣象衛星,可有效覆蓋我國全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印度洋和大多數非洲國家。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成為全球綜合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正在為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家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 風云系列氣象衛星:中國氣象衛星家族 從上個世紀70年代,我國就開始了氣象衛星的研制。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成為少數同時擁有極軌氣象衛星和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其中極軌氣象衛星系列包括風云一號和風云三號,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系列則由風云二號和風云四號組成。 極軌氣象衛星軌道高度800-1000公里,并通過地球的南北極。據介紹,它們可以每天繞地球14圈,也就是可以無覆蓋的觀察地球兩次。同時衛星上攜帶的科學儀器,可以觀測全球范圍內的地球物理參數,包括大氣濕度、溫度變化等,對應對氣候變化起到重要作用。 而靜止氣象衛星軌道高度約36000公里,由于它運行和地球自轉同步,因此在地面上的人看來衛星是靜止不動的。它可以對所覆蓋的固定區域進行高頻次觀測,也就是看實時的天氣。我國在2016年已經發射了第一顆風云四號衛星。作為第二代靜止軌道衛星,風云四號的性能有了大幅提升,在天氣預報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而這次發射的風云二號H星,則是第一代靜止軌道風云二號系列衛星中的最后一顆,它的成功發射,意味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更新換代全面開始。 長三甲火箭:風云二號氣象衛星的專車 6月5日21時XX分,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最后一顆“風云二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標志著“風云二號”系列衛星工程的完美收官。而這已經是長三甲火箭家族的第87次發射,也是其與風云二號衛星家族的第6次“牽手”。 風云二號氣象衛星需要在距離地球約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工作,也正是因為這個高度,風云二號氣象衛星的發射任務都是由我國發射地球同步軌道的主力火箭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它是我國現役中型高軌運載火箭中運載能力最大、技術最復雜、適應性最強、發射次數最多、發射密度最大的火箭群體。其最大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到5500kg,入軌精度與當今世界主流運載火箭相當,能夠滿足我國當前各種中高軌道有效載荷以及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有效載荷的發射任務,也是參與國際衛星發射服務市場競爭的主力。 自1994年2月8日長征三號甲火箭首飛成功至今年6月,長征三號甲系列型號已經完成了87次發射,成功率近98%,是我國的“金牌火箭”,在通信衛星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高分工程、風云氣象衛星工程等重大工程以及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而今年,長三甲系列火箭還將預計完成以北斗三號、嫦娥四號為代表的14次發射任務,占我國全年宇航發射任務總量的40%。至2020年前則預計發射40發左右,將有望成為長征火箭家族里第一個單一系列發射次數過百的火箭。 (央視記者 崔霞 王世玉 吳杰 劉常連 徐靜 王偉童 肖杰 董大偉 劉旭 劉文勇 梅詠東) |
相關閱讀:
- [ 06-06]風云二號:中國第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進化之路”知多難?
- [ 06-06]風云二號系列衛星“收官” 七大關注點一一解讀
- [ 06-06]解讀風云二號“終極星”身份密碼:性能最優
- [ 06-06]風云二號H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 06-06]風云二號衛星對西太平洋及南海生成臺風監測無一漏網
- [ 12-31]中國成功發射風云二號08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