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引用率最高的十大典故
2018-06-02 17:01: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責任編輯:蔡秀明 陳暉 |
分享到:
|
【辯證】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戰國)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2015年9月22日接受《華爾街日報》書面采訪 ——2015年3月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 ——2014年9月24日《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2014年9月5日《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2014年3月27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解讀: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意思是說,天下萬物各不相同,它們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個性,這是客觀存在的。孟子這段話強調了事物的差異性。 習近平在談及國與國之間、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時,多次引用孟子“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的觀點。習近平指出,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不同文明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每個國家、每個民族不分強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要促進不同文明不同發展模式交流對話,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這樣世界文明之園才能萬紫千紅、生機盎然。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