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5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26日在杭州開幕,年會前夕,中國科協軍民融合學會聯合體發布引領中國科技發展的十大技術問題,包括衛星激光通信技術、量子計算機技術、艦船自主無人綜合技術等。 作為今年中國科協年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科協軍民融合學會聯合體25日在杭州轄下建德市舉行“2018新時代軍民兩用關鍵技術研討會暨建德軍民融合產業發展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陳祥寶在論壇上共同發布引領中國科技發展的十大技術問題,它們分別是: ——新一代認知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究。 ——城市復雜環境下輕小型無人機探測、識別與控制技術。 ——用于社會公共安全風險防控和區域安全保障的立體化多維度安檢技術。 ——量子計算機技術。 ——衛星激光通信技術。 ——南海漁業、旅游、維權平臺裝備產業科技發展。 ——艦船自主無人綜合技術,包括無人潛器、艦載無人直升機、無人水面艇等研發。 ——艦船動力儲能再生技術,包括大功率燃料電池動力技術、艦船超導磁儲能系統技術、艦船大容量集成化飛輪儲能發電機技術。 ——極地航線特色裝備技術,包括面向極地海冰變化的雷達監測系統技術、模擬極地的冰水池技術等。 ——海洋與戰場信息集成融合技術,包括天基、岸基、海基、水下監測系統技術。 中國科協軍民融合學會聯合體執行秘書長、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吳松表示,征集、評選并發布上述十大技術問題,旨在推動中國超前部署一批前沿科學研究、提高中國前瞻性基礎研究和引領性原創成果水平、提升中國重大工程技術的研發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協軍民融合學會聯合體主席杜祥琬指出,軍民融合和單純意義上的軍轉民或者是民參軍有所不同,軍民融合更強調科研、技術、制造的融合,高端產業的融合以及體制機制和人才的融合。 據悉,中國科協軍民融合學會聯合體2016年7月正式成立,由中國兵工學會、中國航空學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核學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電子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復合材料學會等8家國防及軍民兩用技術領域科技社團共同發起組成,中國航海學會和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今年也將加入。(完) |
相關閱讀:
- [ 05-25]白俄羅斯希望與中國合作研制遙感衛星
- [ 05-21]鵲橋號發射成功 將成為世界首顆連通地月中繼衛星
- [ 05-21]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九天攬月搭“鵲橋”
- [ 05-19]北斗導航對位置服務產業核心產值貢獻率已達80%
- [ 05-18]白皮書: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達2550億元
- [ 05-17]俄信息衛星系統公司:失靈的格洛納斯導航衛星復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