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3日在哈爾濱召開的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了解到,我國正在建設“星地一體”高精度時空服務位置服務解決方案。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介紹,我國將為包括網絡覆蓋地區,以及無網絡覆蓋的沙漠、海洋、高空等區域,提供7×24小時高可用的動態厘米級定位服務。與單一星基系統相比,該服務首次定位時間將縮短97%以上,定位精度可以提高50%,服務可用率高達99.99%,將在自動駕駛、無人機等涉及人身和生產安全的應用場景中發揮重要作用,賦能全球智能物聯網應用產業生態。 目前,北斗全球系統組網建設進入快車道。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會上介紹,我國已經發射8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建成了最簡系統。今年還將發射約11顆北斗三號衛星,2019年至2020年計劃再發11顆,屆時具備全球服務能力,系統定位精度將達2.5至5米。 除了星基系統,北斗增強系統也在不斷發展,將進一步提升定位精度,引導用戶走完“最后一厘米”。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科學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總設計師蔡毅介紹,導航衛星信號會因受設備、電離層等干擾產生誤差,不能完全滿足未來高精度位置服務需求,還需要增強系統配合實現。 蔡毅說,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由地面基準站接收北斗衛星信號,傳輸至數據綜合處理系統,消除衛星軌道誤差、鐘差、電離層折射等影響后產生修正信號,通過衛星、數字廣播、移動通信等方式實時播發。 楊長風介紹,北斗地基增強系統于2014年9月正式啟動研制建設,現已完成基本系統研制建設,具備為用戶提供廣域實時米級、分米級、厘米級和后處理毫米級定位精度的能力。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抓總研制的差分北斗衛星導航起降引導系統,成為多種無人機平臺起降引導的重要手段,相關設備也在向民用航空產業化邁進。后續該技術可應用于各種有人機/無人機起降、空中加油、飛行編隊等領域。 此外,北斗天基增強系統于2017年10月正式獲得法定身份,正在按照國際民航標準開展建設,可為民航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完好性的導航服務。 本屆年會的主題為“位置,增強時代”,著重體現高精度時空信息增強服務通過與移動通信、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的融合應用,助力信息產業、制造業、服務業等領域進入增強時代。 |
相關閱讀:
- [ 05-23]北斗全球組網備受關注 中外2500多代表共襄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 [ 05-23]中國北斗應用已經形成完整產業鏈
- [ 05-19]北斗導航對位置服務產業核心產值貢獻率已達80%
- [ 04-27]北斗地圖APP預計5月1日上線?原來是商業炒作
- [ 04-25]盼牽手閩企促北斗發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