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道之名,行罪惡之事!據加拿大《環球郵報》14日報道,該國一位著名國際援助工作者因涉嫌強奸未成年人在尼泊爾被起訴。雖然近年來在國際援助領域,此類案件層出不窮,然而媒體指出被曝光的案件只是類似犯罪行為的冰山一角。有分析認為,國際援助組織不作為無異于助紂為虐,使這種丑惡現象得不到充分曝光和有效解決。 別有居心 14日,尼泊爾警方宣布,現年60歲的加拿大國際援助工作者皮特·達格利什已被當地檢方正式起訴。他被指是戀童癖,曾強奸兩名少年,4月份在自己位于尼國的別墅被捕,被捕時兩名受害人也在別墅中,分別為12歲和14歲。如被定罪,達格利什將面臨13年的刑期。 達格利什是加國著名的人道主義活動家:蘇丹第二次內戰期間,他志愿前往這個戰火紛飛的國家,為聯合國有關項目工作。在當地,他為街頭流浪兒童建立了一所可免費就讀的技術培訓學校。1988年,達格利什與他人一起創辦慈善組織“街童國際”,還與好萊塢著名制作人合作,拍攝公益動畫為弱勢兒童謀取福利。因為杰出的援助工作,達格利什獲得多項榮譽,其中包括加拿大平民的最高榮譽獎項——加拿大勛章。不過現在看來,他的“事業方向”著實別有一番用心。 冰山一角 達格利什事件并非個案。近年來,國際援助組織及聯合國維和部隊牽涉進的性剝削丑聞不時見諸報端。前不久,國際救援組織“樂施會”陷入重大丑聞,其雇員被披露在海地等國“買春”,而對象則是未成年少女。聯合國一份報告稱,2014年,一支以法籍士兵為主的維和部隊駐扎中非共和國時,以金錢和食物為餌大肆侵犯當地兒童,年齡最小的受害者僅8歲。 事實上,國際援助事業中潛藏的性侵未成年人現象早在21世紀初就曾受到過國際社會的關注。2002年,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爆出多起難民兒童遭性剝削丑聞,而肇事者均出自聯合國下屬機構以及國際知名的非營利組織。相關報告驚動了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同年10月,聯合國內部監督事務廳發布調查結果,認為該類事件屬于極個別事件。聯合國前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呂貝爾斯更堅稱相關事件并無確鑿證據。 不過之后的種種跡象表明,性剝削現象在國際援助事業中不僅切實存在,而且規模被嚴重低估,被曝光的丑聞在該行業只是“冰山一角”。2008年,“人道主義問責國際伙伴關系”(HAP)以及“救助兒童會”分別出具報告,披露了更多涉性丑聞。英國國家打擊犯罪調查局日前發布報告稱,越來越多的犯罪分子和戀童癖前往沖突地區或者重大災區,“在那他們幾乎能立即發現哪些兒童是弱勢群體,對他們虎視眈眈。” 亂象之源 侵害兒童現象為什么能在國際援助領域泛濫多年?“救助兒童會”認為,援助組織為了保持顏面隱瞞案情、施害者得不到懲處、受害兒童得不到有效支持與保障,是導致這種亂象的幾個主要原因。 在樂施會事件中,在媒體曝光之前,舉報人已將相關情況反映給該組織的領導層,然而后者害怕此類事件會玷污該組織的名譽,沒有對相關涉案人員進行懲處,而是極力隱瞞此案。瑞士慈善組織CHS聯盟一名負責人表示,該類機構其實具有完善的內部守則,遺憾的是,這些政策規章如同“擺設”,一到具體貫徹階段就不好使了。不少研究報告顯示,行業內的性侵肇事者很少受到嚴厲懲罰,就連聯合國早年也曾對這種惡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存在“顯而易見的制度弊端”。 HAP指出,由于難民對于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高度依賴,援助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著他們的“生存權”。這樣一來,即便這些工作者行為不端,弱勢的一方也不敢對外聲張。有非洲難民曾對媒體披露,假設舉報了其中一人,那舉報者得罪的可是“一個群體”,后果不堪設想。(環球時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陸家成) |
相關閱讀:
- [ 04-12]敘東古塔人道主義走廊開通以來共16萬多人撤離
- [ 03-18]中柬兩軍開始“金龍-2018”反恐聯訓暨人道主義救援
- [ 03-06]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進入敘利亞東古塔地區
- [ 02-27]敘利亞東古塔地區將實行停火并開辟人道主義通道
- [ 11-09]沙特封鎖胡塞武裝 也門面臨人道主義危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