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奮斗 我幸福】馬丁別克·木拉提漢:傳遞公益事業正能量
2018-05-11 18:29:32? ?來源: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4月24日,馬丁別克在富蘊縣鐵買克鄉鐵買克村宣講。圖片由本人提供 新疆日報訊(記者張婷 通訊員孟琳報道)“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是富蘊縣國稅局退休干部馬丁別克 ·木拉提漢的座右銘。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退休后的馬丁別克依然從事著自己熱愛的公益事業,活躍在基層宣講一線。 “這個月已經講了7場,只要有空,不管多遠,我們宣講團都會去。”4月20日,剛從阿勒泰地區參加培訓回來的馬丁別克又在為第二天的宣講備課,“給別人講,自己要先學懂,每份材料我都學習了幾十遍。原來我不會用電腦,現在在女兒的幫助下,我還學會了做課件。” 說到現在的事業,馬丁別克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30多年來,馬丁別克一直從事公益事業,在他的心里,只有需要幫助的人,沒有親疏遠近、民族和年齡之分。 2012年退休后,馬丁別克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業中。他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須團結更多的人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2013年6月28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愛心協會成立。在他的感召下,黨員來了,勞動模范來了,更多的熱心群眾也積極踴躍加入進來。5年來,協會會員從最初的3個人發展到176人,共募捐善款26萬元,200多個困難家庭和貧困學生受益。 “通過這些年開展公益活動,我覺得物質上的幫扶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幫扶。要打開他們的思路,讓黨的惠民政策入腦入心。”馬丁別克說。 2014年9月28日,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馬丁別克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團結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和諄諄教誨總在他的耳邊縈繞。馬丁別克下定決心:一定要繼續傳播好黨的聲音,堅定更多人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決心,讓各族群眾的心貼得更近。 2015年初,馬丁別克在自家成立了“家庭講堂”,通過讀報紙、看專題片、開展學習等形式,讓大家深入交流民族團結體會。在“家庭講堂”的基礎上,馬丁別克聯合當地的民族團結模范、道德模范、老法官、農業技術人員、黨校退休干部等,成立了一個愛心宣講團,以黨的政策為主線、以民族團結為主題開展宣講,并成立了“馬丁別克愛心宣講”工作室,建成了民族團結展廳。 愛心宣講團的宣講內容豐富而實用,有法官講法律,有鄉鎮干部講解放思想,還有致富能人講脫貧致富……富蘊縣最偏遠的夏牧場、冬牧場,草地上、氈房里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當地居民形容馬丁別克的愛心宣講團是“無屏幕的電視機,能對話的收音機”! 3年來,馬丁別克帶領他的愛心宣講團,輾轉于學校、機關單位、邊防部隊、偏遠山村和各個牧區。自愛心宣講團成立以來,共組織宣講228場次,受教育群眾5萬多人次。 “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很幸福,我還要繼續努力,把公益事業的正能量傳遞下去。”馬丁別克說。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