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成為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低俗化、成人化、暴力失度等現象也對其造成隱性傷害…… 小豬佩奇究竟“犯了什么事兒” 最近,小豬佩奇被某短視頻平臺封殺成了熱點話題。 日前,根據網友發的圖片顯示,抖音將違規行為分成了6個大類,包括色情低俗行為、違法犯罪行為、令人不適行為等,其中小豬佩奇被作為禁止元素排名首位。目前,記者在抖音上已經無法搜索到小豬佩奇的任何相關內容。 《小豬佩奇》本是一部英國兒童動畫,3年前就被引入國內。從去年至今,人們在網絡上曬小豬佩奇的文身、發型、手表等,讓其成為網紅。而一句“小豬佩奇身上文,掌聲送給社會人”經過多家短視頻平臺傳播后,更是讓佩奇成為“社會人”的代表。不少中小學生攀比穿戴小豬佩奇的服飾、手表等。 那么,小豬佩奇究竟“犯了什么事兒”?一部動畫片會毀掉孩子的童年嗎?動畫片低俗化背后,如何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小豬佩奇的麻煩事兒 家住河北的劉冰曾經是《小豬佩奇》系列動畫片的擁躉,但當他年僅6歲的孩子在今年“五一”勞動節期間吵著要小豬佩奇手表,又要文身成“社會人”的時候,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當這只粉紅色小豬成為某種象征符號,助長了孩子間攀比的風向時,動畫片便不那么單純了,甚至可能間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演化成對其童年的隱性傷害。” 有家長稱,自家寶寶沉迷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常模仿其中的小豬跳床、跳沙發、跳泥坑、跳水坑,還天天學豬叫,學了一年多。 “你一說小豬佩奇,我侄子就自動學豬叫,跟聲控開關一樣。”該網帖引發了眾多家長的共鳴,有家長直呼《小豬佩奇》有毒,應該抵制。 有抵制就有支持。2004年首次在英國播出之后,先后在全世界120家電視頻道播放過;在2015年引入中國大陸之后,僅1年的播放量就達到100億次。《小豬佩奇》第一季的豆瓣評分高達9.2分,被不少年輕父母視作“新手帶娃必備佳片”。 對于孩子來說,模仿近乎于本能,然而不當的模仿,卻可能造成悲劇的發生。 4月15日,在安徽蕪湖繁昌縣,一名6歲的女孩,撐著一把小花傘從13樓跳下,據說是平時觀看的動畫片里有類似情節;2017年3月,烏魯木齊一名5歲的女孩模仿動畫片的樣子撐著一把傘從11樓跳下摔成重傷;2016年,陜西一名10歲的女孩模仿《熊出沒》主角光頭強用電鋸鋸開了妹妹的鼻子和右臉…… “它們做錯了什么?” “小豬佩奇做錯了什么?”在“抖音封殺小豬佩奇”的話題評論區,網友“秋田家二哈”為其鳴不平的評論點贊數最多,被系統自動置頂;但也有網友為此舉叫好:“好好的動畫片被弄成‘社會人’,教唆孩子文身,傳播不當的社會風氣,該封殺。” 雙方爭論的背后是,一方面動畫片已成為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動畫片低俗化、成人化、暴力失度等現象的泛濫。 以前幾年異常火爆的兩部動畫片為例。有網友統計,在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全集中,灰太狼被平底鍋砸過9544次、被抓過1380次,喜羊羊被煮過839次、被電過1755次。而另一動畫片《熊出沒》播出時也曾引起部分家長的質疑,有觀眾曾質疑該動畫片10 分鐘里就有21句臟話,片中“光頭強”整天叫囂 “臭狗熊,我要砍死你”,并拿電鋸到處揮舞。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教師劉曉春曾參與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起草。據她調研發現,“如今網上不少動畫片都存在成人化、低俗、暴力的現象,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很大。” “2歲后孩子就會模仿成人的行為了,比如會模仿父母使用電話、鑰匙、電視遙控器等等。孩子對喜愛的角色產生模仿的興趣,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當其接觸到危險的動作,家長一定要予以制止。”劉曉春說,有的動畫片粗制濫造、暴力低俗,對尚處于發育階段,缺乏辨別、篩選、判斷能力的小孩子來說影響極為惡劣。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石長順則認為,目前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媒體是引發暴力行為或滋生暴力傾向的唯一根源。“要理解媒體對于社會態度和社會性行為的影響,就不能離開個人成長所處的更為廣闊的社會環境。” 孩子不應交給動畫片“監護” 當然,靠家長的“火眼金睛”去分辨哪些動畫能看哪些動畫不能看,也不現實。石長順表示,目前,國產動畫片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對受眾沒有明確的定位,以致無法對電視內容進行控制。“只有制定有效的動畫片分級制度,并根據不同年齡段受眾的特點,分時段播放動畫產品,才能保證為兒童提供健康安全的信息。” 例如,應規范動畫片的播出時段,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動畫片不應該在電視黃金時段播出,以此來規范并形成更好的行業標準;當兒童動畫片中出現可能在現實中被模仿的危險動作時,畫面中應予以標注“請勿模仿”的字樣;尤其在播出暴力畫面時應滾動提示性字幕,“建議該片多少歲以上觀看”或“要有家長陪同”等。 家長的監護作用尤其不能忽視。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在動畫片分級制暫時還無法推出的情況下,家長要多做些工作,一方面要選擇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另一方面要陪同觀看,適時進行教育和引導。 “動畫片的內容首先要適合孩子的年齡段,不能夠讓孩子接觸色情、暴力的內容,這是基本底線。同時,即使是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家長也不能讓孩子一個人看而撒手不管,而應去教育和引導,幫助孩子理解動畫片中的情節,避免孩子模仿不合適的內容。”熊丙奇說。 熊丙奇認為,如果孩子的模仿行為充滿童趣,也沒有危險性,并無太大問題;如果孩子也想買與動畫片相關的玩具,家長應適當控制,“無論是否與動畫片相關,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都應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消費習慣;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錯誤的模仿行為,應該以婉轉的方式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并向他解釋清楚,“而不是一味呵斥,這樣反而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此外,父母應該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多帶孩子做一些戶外活動和親子游戲。當孩子有其他的娛樂渠道,對動畫片的注意力自然就下降了。 |
相關閱讀:
- [ 04-14]短視頻捧紅小豬佩奇 走紅背后看網絡青年亞文化
- [ 12-10]特朗普前外交顧問佩奇到訪俄羅斯遭“冷遇”
- [ 09-05]WWE第一美女佩奇健身房性感寫真秒殺拉娜
- [ 01-12]71歲搖滾奇才吉米·佩奇牽手25歲小女友浪漫血拼
- [ 10-17]孰優孰劣:喬布斯的蘋果標準VS佩奇的谷歌標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