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僑商林彤 越奮斗越幸運的青春逐夢人(商界傳奇) 這是一個年輕創業者成長的故事。 下個月,林彤生日將至。對中國人而言,而立之年,成家立業,意氣奮發,是一個人真正成熟的開始。在此種意義上,她無疑是同齡人中的“人生贏家”。 身為澳大利亞墨爾本最大的華人控股專業項目管理公司的執行董事,林彤性格標簽相當醒目:年輕有為,是她留給多數人的第一印象;親和友善,她立志成為中澳交流的橋梁;堅韌自強,東北姑娘骨子里的霸氣果敢與生俱來;篤定自信,面對未來她毫不怯場,欲以磚石為筆,書寫美麗人生。 立足中澳 創業創新 木山項目管理公司,是目前澳大利亞墨爾本最大的華人控股專業項目管理公司。截至2017年12月底,該公司管理著60億澳元體量項目,累計管理項目總體量80億澳元。而林彤正是這家公司的執行董事。 然而,創業伊始,林彤公司的主攻方向并不是項目管理,而是建筑設計。但工作中,林彤團隊發現,華人對大型建筑項目的運營缺乏系統管理經驗,文化和地域差異讓很多開發商很難在澳大利亞順利完成項目。商機出現了! 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林彤和合伙人果斷創立木山項目管理公司,并邀請有經驗的當地人加入。事實證明,華人開發商對項目管理需求巨大,因此公司發展迅速,項目管理金額也從幾千萬澳元,迅速提升到幾十億澳元。 驕人的業績背后是林彤團隊不斷鉆研的創新精神。“在澳洲,近幾年因為勞動力短缺,建筑周期長,建筑造價逐步上漲。”已有幾年項目管理經驗的林彤發現,預制模塊房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因此,林彤一直不放棄研究模塊化房屋在澳洲的應用。 澳大利亞模塊房市場前景廣闊。然而,很多中資企業因不能順利進入澳洲而無法分享這個蛋糕。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技術和產能輸出的趨勢變得越發明顯,如何打通這個環節呢? 林彤想到了自己的母校,最終,她成功說服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建筑學院負責人,與木山合作成立了模塊化房屋聯合實驗室,幫助中資企業高效合規地進入澳洲市場。“誰掌握這個技術和方法,誰就掌握了進入澳洲模塊化房屋市場的通行證”,林彤的創意引起了不少中國建筑企業的興趣,橄欖枝不斷拋來。 2016年,木山項目管理公司被澳大利亞維州政府選為優秀企業代表出訪中國北京、天津等城市,洽談合作。同年,在澳大利亞貿易和投資部長的帶領下,與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高級官員及澳大利亞企業代表一同參加“澳大利亞周·中國”。政府的支持為木山的發展添薪加火。 家風濡染 結緣建筑 去年,爺爺辭世讓林彤悲痛萬分。爺爺不僅是陪伴她成長的至親,更是她從事建筑行業的啟蒙老師。 “爺爺是中國最早一批建筑監理,他從一個泥瓦匠成長為一個建筑設計師,是我年幼時最崇拜的人。”立志成為一個像爺爺一樣的人,是她少年時代的夢想。 提及印象最深的建筑,林彤不假思索地說是大連賓館。“我出生的地方離那里很近,爺爺經常晚上帶我去附近散步,給我講這棟建筑的歷史。在童年記憶中,大連賓館特別宏偉,像一個城堡,因為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建筑大多是平房,但大連賓館卻是文藝復興時期歐式建筑風格。”林彤說,長大后,雖然去過世界各地看了各式各樣的建筑,包括真正的城堡,但大連賓館卻在她人生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正是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林彤對建筑產生了特別的親近感,結緣建筑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久居海外,鄉思百轉,建筑也成了林彤寄托對故鄉思念的載體。“中國傳統建筑的美學和構造原理常常令我著迷,因為它不用任何粘合劑,卻可以呈現出一種雅致莊重的美感,木制建筑的榫卯結構真是世界建筑文明的瑰寶。”憧憬未來,林彤說,希望以后可以在澳洲建一座四合院一樣的中式建筑,慰藉夜深人靜時常常泛上心頭的濃郁鄉愁。 給公司起中文名“木山”是林彤斟酌良久的結果:“木山有三層意思,一是木頭和山石是兩種最基礎的建筑材料,木制結構是傳統中國建筑,石頭則代表西方建筑,匯通古今中外是我們的終極追求;二是木山寓意我們從最基礎理解客戶需求,運用中西方前人的智慧將設計、建造和管理融為一體;三我為自己的華人身份感到自豪,在澳洲做好一家華人企業是我們的初心。” 負笈游學 勇敢逐夢 12年前,還是高中生的林彤,離開故鄉遼寧大連,只身到澳大利亞墨爾本負笈游學。十數年寒窗苦讀,她成績優異,目前已是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模塊化房屋研究在讀博士。 提及留學生涯,林彤最自豪的是兩次“叛逆”經歷,那都是她選擇的人生堅持。 第一次“叛逆”經歷是在留學專業選擇上,父母建議她學會計或者金融等商科專業,擔心她吃不了學建筑的苦,但倔強的林彤報志愿時卻全填了建筑相關專業。最終,她如愿被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建筑設計專業錄取,離成為建筑設計師的夢想近了一步。 “讀建筑設計專業真的很辛苦,但自己選的路再苦也要走下去。”林彤不后悔當初選擇,也很感激父母的開明和包容。 第二次“叛逆”經歷發生在大三下半學期。林彤在學習了兩年半的建筑設計專業后,毅然決定轉學建筑工程專業。因為她利用課余時間在一家地產銷售公司實習,逐漸了解到終端客戶的真實需求,并發現了自己在建筑項目管理方面的天賦。比起第一次選專業時的理想主義,這次選擇,林彤更加務實理性。 “當時最大的壓力是升學。”林彤坦言,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專業每年僅有50%的學生可以順利升到下一年。但不服輸的她選擇再一次挑戰自己。經過不懈努力,在大學畢業時,她以優異成績順利獲得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建筑設計文憑,并以第一榮譽的成績獲得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榮譽學位。 如今,身兼木山項目管理公司和木山建筑設計公司的執行董事,林彤非常慶幸自己當年的堅持,雙學科背景讓她在建筑行業如魚得水。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堅持和奮斗的意義,她在社交平臺上寫道:“越努力,越幸運,沒有什么是偶然。”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